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殿下 > 第 196 章(正文第一九六章郑锦如...)

第 196 章(正文第一九六章郑锦如...)(2 / 2)

“所以才更需努力。”荣烺说着坐一畔竹椅中,有些怅然,“我是不大看重这些表面礼制的,不过听说这东西是个要紧事。你跟二舅舅,原就比不过老国公了,你俩再这么闲三年,我看以后更是拍马都比不上。”

郑国公兄弟给荣烺担忧的有些懵,荣烺已经开动脑筋为他俩考虑,忽就灵光一闪,“当下就有个好差使!”

郑家兄弟震惊不已,郑骁久不在帝都,更不晓得如今公主都能替守孝大臣寻差使了么?

郑国公看向荣玥,外甥女也是懵的,显然其他人都不晓得公主殿下说的是啥好差使!

就见荣烺一拍手,“你们现在虽不能在朝当差,可也不好总闲着。我忽然想到有件事十分适合两位舅舅。”兄弟二人对视一眼,眼下只能说,“殿下说的是?”

“官学的先生。”荣烺颇觉这主意好,“现在官学有很多课程供学生修习,大舅舅你之前在户部当差,钱粮之事何其要紧,你肯定比翰林院的翰林见识更深,我想聘你到官学讲课,就专讲钱粮之事。”

“二舅舅你的差使我也替你想好了。楚将军白将军都在官学兼职,一月能讲四节课,他们都是帝都将领,肯定与你这镇边将领不同,你若有闲,去官学任教如何?”官学是在荣烺手里进行的改制,是故,她对官学非常了解。荣烺分析给兄弟二人听,“一则阿弢哥阿弘哥都在官学读书,你能就近看着他们。二则,你也看看咱们帝都的官学,里面人才可多了,都是你的晚辈,你做长辈的,给他们开开眼界。”

兄弟俩再想不到公主殿下真给他们寻了“新差使”,二人都笑着应下。郑国公道,“臣虽没想过教书育人之事,但臣这点微末学问若有能可用之地,臣求之不得。”

荣烺见他俩答应,不禁笑道,“这就太谦了。”

她认真的说,“教书的事,一时可能看着不显,这得等许多年后,哪怕你们只教过他们一日,若他们所学来自你们,将来说起来,都会念一声先生。彼此见了,也是一段师生情分。”

郑家武勋起家,勋贵们的首领,当真是几辈子都没想过做老师的事。可经荣烺一提醒,这还当真是件极不错的差使。

官学里都是官宦子弟,而且,官学经整顿后,颇有欣欣向荣之气象。

不然郑骁也不能把俩儿子安排到官学读书。

的确,教一教这些孩子,对郑家没坏处。

郑骁说,“殿下百忙之中,还总是记挂着我们,臣与臣兄定不负殿下所托,一定用心教导。”“这我放心。”

给郑家两位舅舅弄了俩干活的差使,荣烺也挺高兴,在郑家玩了一日,回宫就把给郑家两位舅舅安排差使的事说了。

荣晟帝道,“郑国公与镇北将军都还在孝中,他们愿意去么?”

“愿意。这怎么不愿?”荣烺说,“我看郑国公舅舅都在种菜了,父皇你想,大舅舅正当壮年,每天种菜多浪费啊。教教书也好。二舅舅也不能闲着,我听说他打仗的本领十分厉害,还不趁他守孝的时节,让他把本领也传授一二。以后有出息的学子,不全是给父皇当差么。”

“你倒挺会算。”荣晟帝笑,“成天往官学搜罗好先生。”

“那当然了。有这样的人才,干嘛放着不用。”

荣晟帝同母亲商议,“阿烺倒是提醒了我,官学的兵法课不错。不如朝廷也办一个,让楚将军、白将军他们,还有镇北,都抽些时间,给年轻出众的低阶将领讲一讲兵法。”

郑太后道,“这法子不错,只是得正经拟出规矩来,才好施行。”

接到荣晟帝口谕进宫的郑骁对皇帝陛下的提议表示了赞同,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出宫时,天已近午,正月的日光并不强烈。郑骁的面容与初春的冷风一样,是带着暖意的料峭。眉心竖纹是经年对战累积的习惯:

郑家在辽北经营数十年,郑骁回帝都前自然都安排妥当。三年孝期,郑骁等得起。只是,连公主都觉他们兄弟在家闲置可惜,而皇帝陛下透露出的迅号,就令人有些担忧了。

最近弹窗厉害,可点击下载,避免弹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