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殿下 > 第378章 之四四

第378章 之四四(1 / 2)

殿下

正文第三七八章

战事比想像中来的更快, 许多来不及运到城中的粮草就地焚毁,荣烺站在城墙上,望着无数将士身披铁甲出城作战。

战旗在风中飘扬, 空气中嘈杂着各种说话的声音、马蹄踏着大地的声响,以及浓郁的肃杀之气。

将士出城后,九门城门落下, 直待取胜,方再会开启。

这是郑骁的要求。

荣烺并不惧怕战事, 要打便打。

可这一场战事,原是可以避免的……

直待城门落下, 荣烺依旧在城墙站了很久,她似乎能嗅到近郊飘来的血腥气与刀剑相撞的声音。

“殿下, 咱们回吧。”罗湘说。

荣烺道, “在城里转转, 这时节,难免人心浮动。”

荣烺没有乘车, 她换了马,坐在马上穿行过惶恐不安的街道。前面的护卫手持凤旗,凡百姓见到就知这是公主出行。

荣烺把几条主街都走了一遍方回宫。

她并没有再住回含章殿,而是在万寿宫安置下来。倘有军机要务, 万寿宫离昭德殿御书房更近。

荣烺的话变的很少,不过,三餐依旧如常。她每天出宫巡视,百姓们看到公主的凤旗就明白皇室还在城中, 朝廷会保护我们。

有时, 百姓们需要的, 就是这么一点安心。

帝都城内秩序井然, 不说襄赞军务的颜相,就是荣烺一向厌恶的秦太师在庶务安排上都是一把好手。

这个时候大家通力配合,倒没了以往的政见不合。

在城中避难的百姓衣食安排好,正值季夏,头上有片瓦就能过。

而且,战事持续的时间也不长。

三天。

山东河南的备军还没到,渤海王就退兵了。郑骁提议趁热打铁,追击渤海兵,收复辽北。荣晟帝虽有些犹豫,还是允了,毕竟他也不想辽北被渤海国占领,那样的话,以后恐怕渤海国时不时就要来帝都打秋风了。

还有玄武卫的李大将军神智失常,需另派大将接掌玄武卫。眼下外面调将还需时间,且此次卫城之战,白大将军携子孙披甲上阵,白家也有族人死于战场之上。

荣晟帝便让白大将军重掌玄武卫,尽管白大将军婉拒,荣晟帝道,“卿就再多劳几日吧。”

再与荣绵道,“着太医院好生为李将军诊治。”

李大将军神智失常这事真是让人无语,这病的来历……不提也罢。

是叫渤海国主吓的。

荣烺也是战事结束才晓得渤海国主竟然是公主登基。据说这位公主战功赫赫,于军中威望极深,当年老国王过逝,渤海国陷入王子之争,争到最后先前那位渤海王竟然要引中土的兵入朝摄政。

公主当即大怒,直接率大军杀入王都。

渤海王直接就叫她砍了,她在众人拥戴下登上王位,成为渤海国主。

这位公主登基的国王趁着新登基的势力,骗开镇北关,杀得镇北关大败。她又携众将军一路南下,劫掠中土。

李大将军能升任禁卫大将,自然也是一位有战功的将领,但他不以为然。他觉着一个女流之辈,再强能强哪儿去!

他还要求做先锋,准备立个头功,郑骁便允了。

结果,当一令黑金色软甲的渤海王率千军万马杀入大军时,李大将军于军中重伤。

没死,但醒后就失了神智。

令人惋惜。

玄武卫的战损也是四支禁卫中最大的。

要说最能打的是宋大将军带领的北军,宋大将军曾有嘉平关带兵经验,但强悍如他,也不敢小觑那位渤海国主。

这次郑骁北上也是点了北军与朱雀卫的兵,说来朱雀卫的程大将军也受了不轻的伤,不能再出征。荣晟帝只能让郑骁暂时负责朱雀卫。

除了兵力安排,郑骁还请荣晟帝允准颜相继续能在军中参赞军务,他于庶务平平,一路上粮草兵械的补充,还需颜相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