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0 变形记YYDS(1 / 2)

国协是个很松散的组织,大家各有不同的想法,很多时候都是各行其是。比如现在,有人想和陈景恪和解,有人却选择了继续战斗。

一位叫樊越的作者发表围脖:真正的文学作品要能反应社会现实,要能带给人们深刻的反省,而不是用来炫技,你以为呢@陈景恪。

同时还发了一个剪切的新闻图片,内容是:一个人因为瘫痪,被妻子女儿锁在屋子里,心灰意冷之下绝食而死。

这个新闻陈景恪知道,闹的沸沸扬扬。曾经家里的顶梁柱,因为瘫痪被无情抛弃。他身边有电话,可以打电话给朋友、父母乃至报警,可他什么都没做。

因为心已经死了。

期间他妻子回家看过,见他没死也没有采取任何救治措施,而是转身把门锁好又走了。

当时他经历了什么,只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此时樊越又@他,又把这篇新闻贴出来,用意不言自明。邀战,就这件事情写文章。

而为什么樊越会跳出来,看过身份就知道了。甄高地的弟子,他的第一部长篇就是《回顾陪师父走过的路》。

这个名字有没有一种很熟悉的感觉,既视感是不是很强?

他站出来就显得在正常不过了。

没多久樊越又发了新围脖,也是剪切的文档图片,上面是一篇文章。分析这件事情的起因,并加以讽刺。

不得不说写的确实非常好,入骨三分。关键是风格像极了甄高地,甚至可以说简直一模一样。

还是那句话,懂得都懂。自己不敢亲自下场,找徒弟挂名。

本来还想给甄高地打电话劝他消停的国协主席银融,看到这篇文章后重重叹了口气。

她知道这是甄高地的最后一击,没有人能劝得住。

这件事情是因他女儿而起,把这么多人拖下水,他要是一直躲在后面什么都不做,是交代不过去的。

所以这一击他必须要出。

赢了一切好说,输了对那些被他拖下水的人也有个交待。

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她才息了打电话的打算。但同时她也很期待,那个叫陈景恪的后起之秀会如何应对这个命题作文。

关键是甄高地先出手写了讽刺文章,陈景恪如果也顺着这个思路写,哪怕写的再好都会被认为拾人牙慧。

他必须要另辟蹊径。

写?还是继续用诗来应对?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

一天,两天……陈景恪没有任何回复,文坛的人倒是没有任何动作,因为只有圈内人才知道写出一篇优秀文章有多难,拖几天很正常。

可圈外的人不懂啊,不少媒体公众号开始唱衰。那些支持他的人开始着急,黑粉则陷入狂欢。

第三天,依然没有动静,难道他真的黔驴技穷了?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就在他的粉丝开始绝望的时候,陈景恪终于在第七天发表了新围脖。

这次他没有@任何人,也没有说一句话,直接放图。

同样是文档的切图,只是这次是一长串。真的很长的一串,目测有三十几张。

有人数了一下,三十九张。

又有人利用软件抠字,发现全篇共三万三千余字,妥妥的中篇。

七天写出一部三万三千字的,所有人都咂舌不已。但看过的内容,所有人都震惊了。

就算是不懂文学的人也能看懂这篇的内容,也能知道它的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