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6 最佳新人(1 / 2)

当然,大佬们都是比较矜持的,并没有现在就过来打招呼。他们在等庆典结束后的晚宴,那才是大佬们谈事情的时候。

这会儿过来的都是一些演员,还有一些小公司的负责人之类的。

很快嘉宾到齐庆典开始。

顺便提一句,陈景恪这样的焦点人物是有特殊镜头的,所以他的羽绒服出现在倪玲心身上也被直播给了所有人。

但没有人说什么,直播间的观众都夸他有风度什么什么的。

尤其是当镜头出现在别的女明星身上,看到很多都被冻的直哆嗦还要保持笑容的时候,弹幕上对他的夸赞就更多。

也不是没有人酸,但只是少数,很快就被淹没。。

颁奖典礼的过程就不过多赘述,《那些年》前边的提名都没有获奖,包括倪玲心的最佳女主也落选了。

她虽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难免还是有些失落,不过表现的还算落落大方。

因为两人的关系还没有公开,陈景恪也不好表现的太亲昵,只能用眼神传递鼓励。

其实大多数人在落选后的表现都还不错,毕竟金鸡的特点大家都知道,没有接到提前暗示就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不会当场失态。

还是那句话,林子大了之啥鸟都有,难免会有些人心理素质没有那么好。比如某某明星,当对手获奖时表现的很不屑,结果被媒体抓拍到。

不过这些都和陈景恪无关,他个人是收获满满,分别获得了最佳原创剧本和导演处女作奖。

他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大家都懂,可最佳处女作就值得说道了,因为他的处女作是《夜店》。

把《那些年》当成他的处女作颁奖,属实是没办法的事情。

最佳导演肯定不能给,最佳女主、最佳女配也不能给。一来水平确实不够,二来资历也浅的有点夸张。要是银屏首秀就得最佳了,以后还怎么办?

而最佳剧本的重量级又太轻,没有办法满足八一厂的胃口,也匹配不上《那些年》的影响力。

这种现象级电影,至少要给一个重量级奖项压轴才行,最终大家商量过后给了导演处女作奖。

至于《夜店》,被大家选择性的忽视了。《活埋》就没在国内上映,更不算。

导演处女作奖又称最佳新人导演奖,只是最佳新人这个名字太大有点捧杀的意思,就改成了最佳处女作。

这个奖项的含金量自然不如最佳导演,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又比最佳导演更难获得。

因为最佳导演有无数次机会去争取,而最佳新人就只有一次,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

所以能获得这个奖项,陈景恪个人是非常满意的,八一厂也勉强能接受。

领奖的时候他也没有说什么骚话,就很正常的感谢然后下台,严格践行中庸之道。

粉丝很失望,但有心的大佬却对他又高看了几分。

二十几个奖项,最终被七部电影瓜分,充分体现了分蛋糕的本质。但这七部电影质量都还不错,属于有水平的分蛋糕。

要是放在二十年前……过去的事情不提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