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长生从锦衣卫开始 > 第六百四十七章 天子目的

第六百四十七章 天子目的(1 / 2)

一件税案,各方利益盘根错节,喧嚣骤起,暗流汹涌。

但在表面上,这场税案,却还是那般诡异的平静,流程一点一点的进行着。

似乎,所有人都把其当做一起普通的税案,但又没有谁,敢真正把其当做一起睡案。

迷雾重重之间,谁都不敢擅动。

昭武五年的这个年末,也就在这般诡异的平静之中缓缓流逝。

天子的意志,很是清晰,案情爆发与否,已然不在天子的考虑或顾忌范围之内。

他应下了靖国公不彻查之请求,但前提是,此案,能在暗中便得到解决。

天子很想看看,这一次,在文武的双重压制下,这场案情,会演变到什么程度。

是文武默契,将税案定性,在源头直接将风暴掐灭,还是有居心叵测者搅风搅雨……

当然,天子更想好好看一看,大恒的文武大臣,究竟都是怎样的货色!

对于一件震动天下,却明显不对的案子,大恒上上下下数万官员将领,有没有人敢站出来说不,有没有人敢不畏强权来戳破这个毒瘤!

似乎,对于如今的大恒而言,没有最好,安安稳稳破灭风暴,天下太平。

但对天子而言,相比一时的动乱,他宁愿,用一场动乱,来见证人的……气节!

哪怕这场动乱,会葬送大恒天下好不容易才出现的安宁。

天子心甘情愿也!

而对一件天大的案子而言,天子不做丝毫明面上的指示,这俨然就是天大的指示。

千人千面,每个人,都会忍不住揣摩天子心意。

天子的这般态度,百官的揣摩,自然,也就使得这本就迷雾重重的案情,愈发扑朔迷离。

靖国公要做什么,内阁首辅要做什么,朝野文武百官要做什么,在天子没有明确的意志之前,一切,也只能在暗中进行,不可能出现在明面上。

朝堂中枢虽明显是暴风雨的前夕平静,但只要这场风暴,没有彻底爆发,以朝廷中枢为核心的天下秩序,自然就不会受太多影响。

天下的一切,依旧稳步向前推进着。

但在泉州,相比较京城各方派系,各个权贵之间的重重顾忌,在这泉州府,在中枢的意志尚未抵达之前,自然是少了几分顾忌约束,多了几分肆意。

其根源问题,无疑很是简单。

各方虽都不敢擅动,但混迹官场,在这稍有不慎,便会彻底改变天下政治格局的大变之中,又岂能完完全全的坐视旁观。

暗中的调查,自然不会少,所谓打铁两头硬,凡事做两手准备,那不管怎么变,都有应对的准备与资本。

再完美的证据,也只是相对于这个税案而言,但当天下瞩目后,一道道各方看来的目光,显然就不会局限在税案之上,也不会如市舶司那般,查到关键时刻,便因职权而被迫终止。

而走私……规模庞大的走私,又岂能天衣无缝。

一方面是各方势力的坐视旁观及暗中窥视,一方面是武勋的退让以及对窥视的阻挡,另一方面,则是内阁首辅被迫卷入了其中。

如此之下,这泉州之地,在各方的参与之下,俨然已经成了风暴的中心所在。

显而易见的是,一切的一切,虽看似错综复杂,但都还在坐视旁观,不敢轻易下注,酝酿的风暴,俨然也在这错综复杂之中,形成了一个脆弱的平衡。

是平衡是会被打破,风暴爆发,亦或者风暴会直接从根源上破灭,显然也是一个未知的事情。

毕竟,世事无常,很多时候,尤其是在这种迷雾重重的僵局之下,各方有顾忌,也就意味着,对事态的演变,无法进行有效控制。

大人物们可以决定很多事情,但小人物的翅膀煽动,机缘巧合之下,也可以掀起惊天的波澜。

也正如天子想要看清楚的,数万文武官员,难道都独善其身,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