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回2002跨时空交易 > 第275章 交易陷阱

第275章 交易陷阱(1 / 2)

275

此时此刻苏安在产能上的承诺之音,仿佛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天籁之声。

明年十月一之前,产能达到每个月三千万部手机,这样的局面会不会造成全球的大滞销,这并不是今天应该去考虑的事情。

每个人并不关注明年十月一之后会是什么样的市场反应,大家只关注年底之前产能稳定在一千万,甚至想要让明年五一两千万的产能能够提前到来。

两千万的产能能够提前到年底,这对于这些商人而言,恐怕是他们最想要见到的完美结局。

按照现在市场的需求量,一个月卖两千万台手机,那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

而且现在还有一个重要的节点,现在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在推广3G网络。

然而在推广3G网络的同时,相应的3G手机却并不多见。

之前,摩托罗拉跟诺基亚的确推出了几款3G系列手机,甚至西门子爱立信以及其他品牌也有相应的型号推出。

可是自从小黄人科技公司推出 V3手机以来,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没有再继续推出后续机型。

任何品牌都清楚,再无法获得相应性能的硬件之前,推出的任何后续型号只能被市场嘲笑。

即便抛开嘲笑不谈,消费者也不会去买单。

虽说,自从小黄人科技公司推出新手机以来,之前应用于3G手机的硬件已经大幅度降价。

比之前刚刚推出时的价格,跌落了整整七成之多。

一套新的硬件系统,刚刚推出一年有余,就跌落成现在这种价格,这对于任何一方都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3G网络属于最新一代的通信网络,而配套的手机硬件也是最新的产品。

为了研发匹配3G网络的手机硬件,摩托罗拉跟诺基亚以及西门子花费了大量的研发费用。

如今,就等着市场成熟然后收回研发成本,甚至期盼着大捞一笔的时候,小黄人科技公司却横空出世。

之前的研发费用全部打了水漂不说,甚至研发团队拿到小黄人手机进行测试之后,整个团队都是如临深渊的绝望。

大家不敢相信,种花家的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科研公司,居然领先全球如此之多。

在很多西方人的眼中,种花家的形象还处于穿长衫留辫子的形象。

甚至有些西方民众,还觉得种花家绝大多数地区还没有通电。

在这样的刻板印象之下,却突然间冒出了一家技术异常超前的公司,这让整个西方都陷入到绝望之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搭载着小黄人系统硬件的手机厂商,当然明白未来几年之内很可能都遇不到像样的对手。

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的出现,就意味着市场完全受种花家支配。

至少在高端市场,任何品牌遇到搭载着小黄人系统硬件的手机后,都不得不退避三舍避其锋芒。

哪怕是在去年,连给摩托罗拉跟诺基亚提鞋都不配的夏新手机,现在也做着把产品卖向全球的春秋大梦。

如果小黄人科技公司把产能提升到两千万,那么在座的诸位每个人最少也能分到三百万的数量级。

每个月三百万台手机,一年下来就是三千六百万台。

就算按照小黄人科技公司的出厂指导价去卖,就算按照五千块钱一台推向市场,三千六百万台手机的销售额就是一千八百亿人民币的规模。

曾经,夏新做手机品牌的时候,连十八亿人民币的规模都不敢想象。

可是如此之短的时间,伸伸手仿佛就要够到一千八百亿人民币的销售级别。

天底下还有比

这样更疯狂的事情吗?

这种销售额暴增的速度,说是坐着火箭飞升也不为过。

甚至,原本公司的战略只是在国内而已。

即便是在国内,也并没有把目光锁定在一线城市,而是想要攻占二线三线四线城市为主。

一个刚刚成立不久的手机品牌,并没有多少底气去在一线城市跟摩托罗拉诺基亚为首的一众洋品牌抢夺市场。

可是现在,公司已经在全球准备扩张销售网络。

这样魔幻的事情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乡下的农民本打算去县城到集市上卖点农副产品,可是阴差阳错之际竟然来到了国际大都市最繁华的街道上。甚至更离谱的是,这些农副产品还极其受欢迎,消费者们像疯了一样在抢夺。

这样的事情并非只发生在夏新一家,几乎在座的每一位都面临着要在全球进行布局的战略操作。

必须要赶在摩托罗拉跟诺基亚为首的洋品牌积蓄力量反击之前,趁着眼前的这一段真空期,抢占掉原本属于他们的市场。

更要把那些原本属于诺基亚跟摩托罗拉的消费用户,培养成为自己的忠实用户。

好在,小黄人科技公司推出的硬件跟系统足够优秀。

足够让在座的几家公司,有非常扎实的底气去海外培养自己的用户。

只要有了忠实的用户,公司摇身一变就成了国际巨头。

只要诺基亚跟摩托罗拉短时间内无法反击,取而代之也并非是痴人说梦。

当柳老板听完苏安的这一番产能布局之后,他那快人一步的脑子已经在急速的运算,计算着如何让自己拿到更多产能。

上半年的时间,柳老板作为体量最大,却配额最少的厂商,心中已经积蓄了足够多的委屈。

如今,小黄人科技公司的产能终于要迎头赶上。

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要独占鳌头,必须要拿到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的数量。

然而,还不等柳老板开口说话,苏安却突然间提到了另外一件事。

「小黄人网络在网吧的业务上,的确享受到了贵公司带来的红利。

在这件事情上,我必须要敬柳老板一杯。

如果不是归公司如此大力的投入,我们公司也没办法签约那么多网吧成为我们的合作方。

也正是因为贵公司持续且大力的投入租赁电脑,在网吧管理软件上才有那么多实时在线的电脑。

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在线的电脑,才能给我们小黄人网络提供一个精准有效的广告平台。

不过,由于手机业务的规模远超想象,我现在有些分身乏术。

一个人要管理那么多事情的确有些忙不过来。

我有考虑把网吧业务独立出来打包卖掉。

以后我的小黄人网络,只是运营游戏业务跟软件业务。

不知道柳老板有没有心思接下这块业务。」苏安打算把全国各地的网吧签约合同,全部独立出来打包卖掉。

毕竟自己的新电脑即将要上市,这个时候即便只是从经济利益去考虑,这些签约的网吧也没有了利用价值。

趁着这些网吧的利用价值还没有贬值,从柳老板的手上再套取一些现金。

只要柳老板手上的现金越来越少,将来他公司的局面才会越来越糟糕。

苏安并不担心没了这些签约网吧,会对自己公司的直营网吧造成任何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