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回2002跨时空交易 > 第296章 捐钱就算了

第296章 捐钱就算了(1 / 2)

296

对于苏安的要求学校方面答应的非常痛快,对于住宿这个条件来说,这根本就不什么。

上了大学的同学们,尤其是到大三之后很多人会搬离宿舍在外面租房子住,而一个宿舍的搬走人数超过一定数量之后,最终留在宿舍里只有一个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大四毕业期那段时间,很多宿舍只有一两个人居住,这是极为平常的现象。

虽然作为新生宿舍只有一个人居住并不多见,但是只要合理的安排调整,让苏安很巧合的方式得到一间宿舍并不是一件多么为难的事。

领导能够敏锐地感觉到苏安是不希望大家觉得他有特权,同时又想享受一个人的独处空间。

虽然这种想法多少有些又当又立,可毕竟身份特殊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对于普通的大一新生而言,他们的所有生活重心完全是上课跟熟悉这座城市。

尤其是对于外地的学生来说,几乎在大一的每个周末都愿意跑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体验一番从小没有经历过的不同生活。

可是对于苏安苏总而言,他的生活注定以工作为重心极少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如果小黄人科技公司的产品卖向全球,这意味着苏同学很有可能在晚上也会打一些工作电话。

这其中首当其冲的便是泄密的问题,商业机密那也是非常重要的机密,甚至有些商业机密完全可以归类为国家机密。

例如平日里很多人都不重视的钢铁行业,觉得一家钢铁厂生产多少钢材量根本不是国家机密。

可是,如果有新人或者有新的国家一直统计另外一个国家的所有数据,就可以从钢材以及铁矿石的用量来推断这个国家的经济核心数据。

同时,也能从铁矿石的消耗以及钢材的出产量来推算出这个国家的国防重工能力如何。

虽然在和平时期,即便推算出对方的国防重工有多少潜能,至少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只要双方不发生战争这样的数据毫无用处。

可是在经济层面上,如果能掌握一个国家铁矿石的需求量,那么对于那些以矿产资源为卖点的国家而言,如果能掌握非常精确的数据,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在价格上进行波动。

一旦察觉到对方钢铁量需求旺盛,那么这些国家就会毫无底线的进行上调价格。

因为他们手中握有对方详细的数据,知道对方对于钢铁产品需求量旺盛,短时间内不可能出现减产的可能性。

既然需求的一端极其旺盛,那么铁矿石涨价就自然是水到渠成。只不过,涨价多少而已。而那些极其卑鄙的国家,涨价的幅度通常让人难以接受。

老师的认为苏安想要的个人空间就是为了避免给工作带来麻烦。

况且小黄人科技公司现在属于全球龙头企业,如果苏安在电话中无意中透露出给某一家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供货。

如果这样的消息被室友泄露到网络,那么这家得到供货的企业,以及没能得到第一时间供货的企业,双方的股票价格会随之出现剧烈波动。

这种一个电话就能影响股市上下波动的情况,在任何国家都属于严厉打击的范畴。

学校即便只考虑这一点,也不希望学校背上如此的丑闻。

如果突然间在网络上爆出,清大的学生泄露机密,造成股民的严重损失,这种臭名声校领导可不想背负。

只是一间宿舍而已,这要求苏安不提学校也会给出特殊安排。

听着校方领导答应自己的要求后,苏安对于上课的问题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果有时间,我会尽量来学校上课。

可是,我们公司最近有新产品推出,至少未来相当长的几个月内,我的工作会非常繁忙,甚至有可能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

为此,我倒是有一个不错的想法。

我的所有课程,在我无法赶来学校上课的情况下,希望可以把我录制完老师上课的视频画面。

等到有时间,或者是我在全球进行飞行洽谈商务时,可以在飞机上完成我缺失的课程。

如果在公司的话,开完会议或者有闲暇时间,哪怕是中午吃饭的时间,我也会补上缺失的课程。”苏安话说的很真诚,其目的就是不希望学校给自己单独安排老师。

就自己这点儿知识水平储备,老师不用一对一给自己上课,仅仅随便提问三个问题,自己就会立马露馅儿。

一旦让老师开始怀疑,万一老师提出一个高中时期的知识点,而自己又表现出一脸茫然的样子后,一定会搞得双方都很尴尬。

而现在,苏安的这番说辞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现象出现。

“视频录像?这个办法倒也可以。”校领导觉得这个办法很好,同时能保证苏安跟上每一节课,又避免了被外人恶意猜测学校一对一给予苏安提供特殊照顾。

苏安有着资本家的一层身份,这难免会被人扣上帽子,说大学校园的老师一对一服务权贵跟资本家。

这样的名声很难听,学校并不想背负这种骂名。

曾经,学校有对运动员提供过类似的一对一教学。

因为运动员出国比赛为国争光,而为了帮助运动员及时的跟上教学,所以特意派出老师给出特别的支持与照顾。

因为运动员有为国争光的属性,所以在舆论场上并没有引起大家的反感,反而获得一片好评。

可是苏安这样的公司老板则完全不同,即便苏安所创办的公司为国内带来了无数的荣耀,可他仍然是很多人眼中的资本家。

如今,既然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法,学校方面也很乐意按照苏安的方法去执行。

双方的这次见面气氛很融洽,不过当有老师看着苏安想要离开时,特意开口询问了一句:“苏同学你好,我们是计算机系的老师,首先我们很欢迎你报考计算机系!

我想说的是,既然贵公司研发出了最新的硬件跟操作系统,不知道可否给学校提供几台样机。

一来,让学校的教学能够紧贴市场的一线科技,让同学们所学的知识点不至于远远落后于当下的市场环境。

二来,同学们使用了贵公司的产品后,将来对于贵公司吸纳知名院校的毕业生也有着先天的有利条件。”

老师嘴上说提供几台样机,可是在苏安的耳中却仿佛听到:“能否给学校捐几百台电脑?”

虽然对方没有明言要这么多的数量,可是作为一家公司的大老板,真的能够只拿出几台电脑去应付吗?

况且,苏安即将成为学校的学生,更将成为提出这个问题老师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