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56(1 / 2)

明明只是陈皎一人冷待, 永安侯之前对他和蔼可亲,甚至不顾侯爵身份出门相送,陈游礼却是连侯府一家人全都记恨上了, 心眼不可谓不小。

另一头, 永安侯归家后得知陈游礼来过。他最近因为女儿和太子的事情烦心, 都忘记这位族内的后生了。

和陈氏族长想的一样, 永安侯同样觉得陈游礼这人有才华,值得投资, 还真有把对方安排到过国子监的想法。

稍加思索后,他一反前两天对陈皎横眉竖眼的态度, 招来对方闷声问道:“你是什么想法?”

陈皎是侯府世子, 怡和郡主的宝贝闺女, 家中的事情基本都不会瞒她,加上她如今在太子手下做事,来往结交的皆是朝中大臣, 永安侯他们也更加重视她的意见。

虽然他还在因为陈皎‘大逆不道’的做法而生气,但还是决定问一问对方的意见。

永安侯摸着胡子,闷闷商谈道:“我准备亲自写贴送往国子监。我瞧此子大有可为, 日后也会进入朝堂,你在太子手下做事,此时趁他式微结交, 将来你们也好互相扶持……”

平心而论, 永安侯对能写出‘此曲只因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陈游礼十分欣赏。这跟身份年龄地位无关, 而是一种诗人间的心心相惜, 才子对彼此的赞叹和情谊。

最重要是, 陈游礼将来会有大作为, 这个时候卖好结交一二,对侯府只会有利无害。

永安侯冷静分析自己的打算,陈皎却直接拒绝道:“不行。”

陈游礼不懂感恩睚眦必报,心眼比针尖还小。谁帮了他,他是半点记不住,谁要是无意间得罪了他,他能记一辈子。

更何况相比于陈游礼的人品,她其实更在意对方的系统任务

陈皎昨日见到陈游礼时便开始思索为什么对方非要进候府,上辈子过继的事情是不是阴谋……

在原书中他被过继后,永安侯府的人才发现他的真面目,可惜过继礼都行过了,人也上了族谱,长安城中那么多人都盯着,他们总不能把人赶出去。

后来唯一的女儿意外去世,永安侯夫妇心如死灰,也没空管这些事了。

想到这,陈皎便心生疑虑。

不知道为何,她总觉得自己的死可能跟这个系统脱不了关系。

对方头顶的系统来历不明,又疑似跟侯府有关,陈皎心生警惕,绝不会让对方有机会贴上来沾半点亲.所以她毫不犹豫地拒绝了永安侯的提议。

永安侯现在还在因为陈皎和太子的事情生气,闻言怀疑道:“哼,你小子该不会是嫉妒他吧?”

怡和郡主恰好进屋,闻言嗤笑:“世子出身王公贵族,受太子看重,需要嫉妒一个农家子?可笑。此人如今身无功名,等他日后封侯拜相,再来与我的皎儿相提并论。”

谁都知道世子是怡和郡主的心头肉,听不得他人说半句不好,就连公爹婆母都不乐意。永安侯今天撞枪口上,讪讪闭嘴,心想自己今晚大概又要睡书房了。

怡和郡主挤兑完丈夫,却调转口风,对陈皎劝道:“你爹话不中听,这事却是对你有好处……”

皎儿一个人在朝堂单打独斗,相比于家族枝繁叶茂的人会比较吃亏。

怡和郡主跟陈氏族人多有旧怨,可为了女儿,这些都可以忍让。

她知道些前因后果,和永安侯观点相似。这个陈游礼看着是有点东西,女儿和他交好,将来也多条人脉。人脉这种东西,平时看不出来,关键时刻就很管用。

比如朝堂上被人弹劾,人脉不好的人,根本没人帮你说话,一怒之下皇上把你砍了也不是没可能。

可要是有人出言帮你几句,说不定就会扭转时局,不至于孤立无援。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族和世家长盛不衰,热衷于联姻来巩固彼此间的关系。

从小在大长公主身边,怡和郡主深知这中间的猫腻。

陈皎被父母劝阻,也不生气。她笑了笑,点头道:“也不是不行。不过若您和爹非要让他进国子监,我便自请退学离堂。”

永安侯被她气得直接蹦了起来,瞪大眼:“你个逆子想干嘛?!”

陈皎叹了声气,悠悠地说:“同为陈氏后人,陈游礼进入国子监后,众人难免拿我与他比较。他有才,我无才,大家有多夸赞他,便会有多贬低我。”

听到陈皎的话后,永安侯夫妇顿时愣住。

陈皎语气冷静:“到那时世人会怎么说?他们会说永安世子名不副实,实乃纨绔,陈游礼才华横溢,有君子之风。”

陈皎的名声会更差,陈游礼的名声则会更好!相当于对方踩着她上位立人设!

世人多愚昧,没人会去关心二人之间的联系,也没人会想到永安侯帮助陈游礼进入国子监的恩情。他们只会觉得陈皎这个世子学问比不上一个农家子,实乃绣花枕头。

陈皎在太子手下办事,她名声太差,太子也会受到影响,说不定会因此远离疏远他,以免自己背上不懂贤臣的名声。

被陈皎点醒,永安侯瞬间愣住,怡和郡主更是惊出一声冷汗。她转头上手掐住永安侯的胳膊,愤愤地说:“尽出馊主意!”

永安侯一念之差险些耽误女儿前程,被妻子掐的呲牙咧嘴也不敢反抗,只扭着身子抽气,又疼又后怕。

陈皎看爹娘互动,差点笑了出来。以自己和太子现在的关系,哪里需要担心因为传言影响。她故意夸大言辞吓到永安侯夫妇,便是为了彻底打消他们对陈游礼提拔的心思。

傍晚。

老侯爵从郊外垂钓归来,得知此事后,他似笑非笑道:“皎儿你如今与殿下关系甚笃,殿下真会因此事疏远你?”

陈皎被祖父揭穿也没羞愧,坦荡道:“我哪知道。我就是看这人不顺眼,不想让他从侯府得到好处。”

所有人:……这孩子越来越不省心了。

不过自家的孩子的意见,大家都是要听的。他们谋划这么多,还不都是为了让陈皎日后更好。

老侯爵沉吟道:“送些银子给陈家小子,在云山书院附近挑处别院借给他住。日后其他人问起来,我们侯府也是尽心尽力……”

且此举之后,陈游礼若是再开口求取帮他进入国子监,外人只会说他不识好歹。

老侯爵老谋深算,走一步看十步,便是完完全全将陈游礼进入国子监的路堵死了。

第二天。

永安侯便雷厉风行地在云山书院挑了处院子,接见陈游礼:“如今府上脱不开身,恐不方便贤侄静心读书,我在别院还有处院子,靠近云山书院方便求学,你若不嫌弃……”

陈游礼的脸色瞬间不是很好看。他穿越后生活顺风顺水,一度以为自己是天选之子,没想到侯府用行为给他上了一课。

永安侯在朝中为官多年,待人接物都不是寻常人可以比拟,自然没有错过陈游礼眼中闪过的一丝不忿。

他面上神情冷了些,心中不由叹息:皎儿如此笃定,怕是早就知道此人心胸狭窄。

永安侯本来对陈游礼有才华的怜惜,如今心下冷然,几句话后便言有事让对方离开。

仅仅是数天,永安侯居然变化这么大。他专门在书院旁边跳了适合读书的院子,谁也说不出错处,陈游礼不能在此刻告诉对方自己想去国子监求学,完全被对方的举措架在了火上。

这时他才有些后悔,早知永安侯府如此势利愚昧,自己就该早点上门拜访。他现在挑明询问国子监,恐怕会被冠上不知足的名号,对他的名声不利。

想到还未完成的任务,陈游礼在心中遗憾,可惜了。

和陈游礼同行的还有云山书院的学子,两人本是来找陈游礼做客探讨学问,谁知恰好撞见对方接待来客。

有人看向远去的马车,忍不住问陈游礼:“那是哪家贵人?”

陈游礼还对侯府有怨,闻言淡淡道:“永安侯府。”

那人眼睛亮了起来,拱手恭维道:“没想到陈兄居然和侯府也有关系,想必日后前程必定少不了。”

陈游礼心中得意,面上却一副淡然的语气,说道:“我陈游礼不是那等攀附富贵之人。出身难以决定,但我陈游礼,日后必定不差于人。”

陈游礼这话传出去,其他人心中信与不信暂且不说,明面上都认为他有才华和志气。

陈皎却没心情关注对方了,她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哪有那么闲心跟一个自命不凡的奇葩计较。

她今日下午到太子府时,便被桌上高叠的公文数量惊到了。

大概是前几日她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让太子殿下看到了她的潜力,所以今天她的工作量又增加了。

……算你狠!

陈皎抽抽嘴角,一边在心中骂太子小气,一边当机立断地决定今天她一定要和太子和好!

不和好不行了,她现在工作量是以前的好几倍,关键加班时还要顶着其他大臣羡慕嫉妒的目光,简直让人心梗。

以前她工作时多有限啊,偶尔还能喝茶吃口糕点,摸鱼是再正常不过了。可现在她因为谈恋爱的时候得罪了太子,俩人还在冷战,她连伸个懒腰都不敢,就怕被太子抓住把柄然后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