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看电影(1 / 2)

厅屋里的人越来越多,原本只能坐三个人的凳子,上面挤上了四五个,如果全是小孩,坐六七个都不止。

甚至有不少后来的人,没凳子坐,只能站着看。

满满的人,围成一大片。

还有些外村人,裤脚都化了雪水。

不知道是走了多远的路,爬了多少山过来看的。

负责放电影的人,调试着电影带。

超大的一叠带子挂上去,他按了几下,前面挂起的荧布上便有了画像。

栗蓉坐的位置,恰好在放映机旁边,前面的人有兴奋站起来的,都被放映员喝斥坐下了。

栗蓉的视线非常好。

电影开始后,周遭的人不约而同地安静下来。

只剩下电影的声音。

现在的老式电影,除了黑白画质外,栗蓉觉得第二个特色就是演员说话。

电影里的人,不像现代那样用的标准普通话。

他们讲话,角色和故事,具有浓浓的时代感。

此刻放映的,正好是著名电影《艳阳天》。

栗蓉没听过这个电影,但看了开头几分种,也大约猜到了电影要讲述的内容。

电影故事,是现在大队生产的写照。

主要讲的是一个农村合作社在遭受自然灾害的同时,面临阶级敌人阴谋,处于困苦危险环境中,在党带领下,广大贫下中农战胜灾害、识破阶级敌人阴谋且最终取得胜利。

故事中的人,没有标准普通话,没有鲜艳的衣裳。

他们戴着草帽,穿的随意,帽子下是灰扑扑的、饱经风霜的脸。

有思想变坏的好人,有知错就改的坏人,有一直为人民着想的人。

不管好人还是坏人,他们都好像活了一般。

看到坏人做坏事,围观的人发出声音,共情到愤怒。

观众的情绪,随着电影进程而变化......

故事的结尾,好人得到好报,坏人得到惩罚......

电影放映完,观众开始激烈讨论。

有的在骂坏人,有的在惋惜好人,谈论得津津有味。

电影放完,差不多十点。

除了些男人要留在哪里说话,其他人都陆陆续续回家。

栗蓉扯了扯赵青松袖子:“我们回去吗?”

“回。”

“把安安给我抱吧。”刚才电影放到一半,安安就开始瞌睡,现在睡得沉沉的,一直被赵青松抱着,栗蓉怕他手酸,便提出要把孩子给她抱。

赵青松只是换了个手抱:“没事,我抱吧。”

回到家还是要煮饺子吃,煮饺子守夜,直到烧了零点炮。

辞旧迎新。

睡醒就换上了新的日历。

一九七七。

栗蓉看着这个年份,心里莫名有股干劲儿。

载进史册的重要年份,来了。

年初二这天,何杏照例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