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吴春花又来了(1 / 2)

“小事儿,已经解决了。”栗蓉安抚地笑笑,“这事儿您可别跟赵青松说。”

赵母一脸愁容,嘀咕道:“我不说,过几天要是没好干净,他自个儿来了也能看见。”

栗蓉讪讪,心里也开始有些愁。

今年他们不回大江村,赵青松过来,在首都过年。

票都买好了,就这几天的事儿。

她脸上擦了药才后知后觉地感到痛,照镜子看,红痕也不知道怎么刮的,几天内大概好不了,她心里忽然想要不让赵青松再晚几天来?

在早日见到赵青松和被赵青松知道自己打架之间,栗蓉想了下,还是选了前者。

毕竟知道也就是被说几句,赵青松肯定也不舍得说她。

还不知道媳妇盘算着让自己晚点去首都的赵青松,在大江村乐呵乐呵地安排工作呢。

他去首都,等过完年回来,少说也有十天半个月的。

猪场的事儿,宋先平他们在家会管,山上种的梨树,得安排好。

因为不在村里过年,该走的人情,赵青松得趁着没去首都,先把人情走好,不然等他过完年回来,人都开春忙儿去了。

赵青松原本想在县城的饭店里摆两桌,把各路兄弟们都叫上。

后来一想,这样不太好。

所以,他跟往年一样,把提前让家里大嫂腌制好的腊肠拿上,再添儿点饼干麦乳精什么的,一个一个去拜访。

最近的一段时间,给他忙坏了都。

这天正吃晚饭,二牛吞了口饺子,小小的脸蛋儿大大的忧愁:“二叔,你说安安还记得我不?”

“肯定记得,去年不是还说要跟你打雪仗嘛?”

是的,赵青松不仅自己去首都,他还带上二牛。

二牛得知自己可以去首都,高兴了好几天,越临近出发的日子,反而想东想西的。

他过完年十二岁,小学还没上完,心里想着玩儿,对安安这个弟弟也很喜欢。

毕竟是因为有了安安,他才有了当哥哥的乐趣。

再说了,去首都,就能坐火车了!

大牛十六岁,上初中了,跟小大人似的,不好再像小孩子一样随心所欲了。

他要是去首都了,家里还剩爹和娘,那多冷清啊。

所以当赵青松问他去不去首都,他没纠结多久,便说了不去。

赵青杨和何杏把店经营得有声有色,日子跟前几年可谓是天差地别,吃穿住行都不错。

只不过之前说要盖房子的事情,一直到现在都没安排上。

店里赚到的钱,一部分跟赵青松合伙种树,大牛上初中,二牛小学,都是要花钱的,吃饭也多,老话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赵青杨两个半大小子呢。

余下的钱都攒着,索性赵父赵母都在城里,家里住的还宽敞,也就不用着急建房子了。

赵青杨想过在县城里边买房,就在他们租的店铺附近。

现在买房,没那么多限制,只要你有钱,有人愿意卖,你就能买,听说买了还能上城市户口。

可房子太贵了,赵青杨手上的余钱不够,只好作罢。

听说明年梨树就可以开始卖了。

全都可指着梨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