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修真 > 从文明到群星 > 031 王都之旅

031 王都之旅(1 / 2)

柯兰骑马快跑了几步,才让原本只是一条氤氲浮光的城市从坡顶展现出来,他也终于看到了这趟漫长旅途的目的地。

王都瑞格利斯那高耸的城墙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瑞利河那湍急不休的波涛如同银刃般将城市与城堡一分为二,王城“月辉堡”瑞德利塔矗立在河对岸的高地上,俯瞰着河对岸的雄伟城市。

城市主体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大致依照河流的走势修建,有相当多的沿河码头和三座由白色巨岩搭建的跨河长桥,每一座桥最高处都可供一支三杆风帆海船通过。

王都城墙被河道截断的地方相对建有两座圆型高塔,高塔之间由一条铁索串联,平时沉入水底,需要封锁河道时则升起来。

河道上白帆一片,从硬杆平底的内河货船到高杆风帆海船一应俱全,而且时不时有几艘金纹盾徽的皇室舰艇出没,管理河道秩序并随机登船检查。

城市城墙约有十几米高,箭塔与碉楼交错林立,蓝顶白墙金纹的魔能萃取塔在其间若隐若现。

这就是王国的中心,王国最大和历史最久的城市,这个世界为数不多的真正的大城市之一,牧云有理由怀疑这城市都过了百万人,但因为王国的户籍制度嘛

不能说面面俱到,只能说从来没有。

王都城墙内贫民区的人和城外的农舍里居住着大量的农奴和流浪者以及码头劳工,这些人可从没被算到居民里面来。

而这座城市的历史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种居住的混乱。

因为这座城市完全是为了月辉堡而建造的。

月辉堡据说这是在女神和她的侍者还行走于大地之上,尚未返回无垠神殿时,亲自建造的宏伟堡垒,所以引来了许多女神的信徒定居在此附近,最后慢慢发展成了这座城市。

而故事主体大概是:当时先民的国王“神使”“圣者”“神怜者”霍华德·斯蒂芬,在第三次长夜中苦苦寻觅了数十个月日,终于在一座山峰的顶端找到了端坐在此的女神。

省略掉里面赞颂女神伟力和当时环境的水深火热后,剩余的故事主体大致是女神直接用神力操纵克利奥斯的光辉在圣王之丘上凝聚出了整个月辉堡,并在这里亲自加冕了第一任国王和信首“圣王”维斯兰一世霍华德·斯蒂芬。

所以此后定下了由信首或是圣者给国王加冕的传统,并且借此建立了王国的神权贵族体系,由几位实权贵族的封地和一块直属于教会的封地组成一个教会辖区,辖区主教管理辖区内的大小修道院和教堂,并从中选出圣堂主教管理教会,当这套体系完善后,信首(信徒的首领)的称呼也改成了教首。

但自从“分权者”塞里拉一世格林·斯蒂芬,将教会权力和国王权力拆分开后,教首这个身份就成为了皇权的附庸,不再是国王的头衔之一,而因此空缺的位置给予了当时唯一存世,而且真正跟随过女神的圣者“神使”“神的侍女”克里斯一世若兰·克里斯,而这也是教会的第一任女教首且目前也只有这一个。

之后随着教会继续扩张壮大,圣所也从月辉堡内的神降塔改到了王都修建之初就建立的第一代霍华德大圣堂,直到第三次教会改革时才迁到了现在的格林伍德,而在大概十几年后的一次记录不明的政治妥协事件中,拥有俗世权威的教皇称谓正式代替了纯神明代言的教首。

但即使多次转移圣所,月辉堡内的神降塔也依然归于教会,由教皇或瑞格修斯主教辖区的辖区主教管理。

最后是对女神为数不多的外貌描述了:银色长发,以黑暗蒙眼,右手持长剑,身边有三个象征着三圣星的三颗圆球。

至于女神具体穿的啥到现在也没人知道,原文仅在圣典里面第三章提到过“辉光纪”里面的第十三节“(女神)身着衣物以黑夜为布,银辉为线。”。

这段其实写的很有意思,因为单从这段来看,女神当时可以穿着任何人所想象的任何衣服,只要材质对了从理论上挑不出错,但道德上嘛尤其是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女神什么场合穿什么款式的衣服是有一套标准规范的。

如果是战士供奉女神的话,女神神像必须身着盔甲,身体前倾,左手持盾右手执剑,身边还需要有三把长剑环绕或插于身边,而且必须左二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