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紫罗兰与自由法国 > 第七章 沸腾的姆岑斯克(3)

第七章 沸腾的姆岑斯克(3)(1 / 2)

在罗贝尔制作木头坦克时,卡图科夫上校率领的第4坦克旅不断派出坦克前出设伏袭击德军小股部队,以求为主力部队构筑工事争取时间。等到4日下午第一军人村(罗贝尔现在才知道这个姆岑斯克城郊村落的名字)附近的工事构筑基本完成之后,卡图科夫便安排坦克从防线后方驶入森林,在姆岑斯克防御工事的两翼展开,而摩托化部队的反坦克炮则全部布置在2178高地阵地上。

为了避免已成惊弓之鸟的施工队一触即溃,变成防线的薄弱环节,卡图科夫旅长命杜卡斯基带着他管理的那二百多人后撤到城区继续构筑工事。罗贝尔则因为其制作木坦克的出色表现,没等所有坦克做完,便被旅长叫去了指挥部,连带着他的“专职翻译”一起。

罗贝尔不知道他在一个坦克旅指挥部里能帮上什么忙,但既然上级(即使是苏军的上级)叫他留下,他服从便是。

只是卡图科夫对他提出了一个颇离谱的要求:“你既然是巴黎理工的高材生,懂得工程管理,那么就去帮后勤分发物资。我们后勤人手严重不足,需要你安排人手提高搬运的效率。(俄语)”

按理说工程管理跟物资派发应该半毛钱关系没有,罗贝尔理应对此一窍不通,但谁让他有一个当邮递员的父亲和一个当邮递员的妻子呢?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能懂些皮毛。

等他去了第4坦克旅的后勤处,才知道卡图科夫用人如此“不拘一格”的理由。该旅的后勤岂止是人手严重不足,简直与没有差别不远!

罗贝尔从养父的回忆录中得知,一个两千多人的团即使被部署到战壕中(意味着移动距离降低到可忽略不计,补给难度大大降低),也需要至少一个后勤排,才能应付高烈度战斗的物资需求。然而第四装甲旅这个兵力与法国步兵团相仿的部队,除去负责将后方物资运到前线的一个汽车排(装备汽车十九辆,在卡图科夫上校决定防御姆岑斯克后,已卸下运载的补给返回后方继续运输了),旅部负责统辖物资的人手竟然只有一个班。

这个规模可以说是小到骇人听闻了,莫说是将物资送上前线,就连能否统筹好物资分发都是问题,难怪卡图科夫连他这个飞行员都要弄来帮忙。

罗贝尔忍不住对翻译吐槽:“你们的编制问题太大了,一个班怎么可能承担起一个旅的后勤调配?(德语)”

负责翻译的下士无可奈何地回答道:“这不是编制的问题,按照编制,我们有一个完整的后勤连。但是这不是奥廖尔告急嘛,我们没有足够的汽车,就把后勤扔下了。(德语)”

“宁可少带一些装备也不能不管后勤啊。(德语)”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我们当时接到的任务是支援奥廖尔的守军。既然是支援守军,那么肯定就会有上级部队,后勤部队问他们要便是了,反正就算一线部队打光了,后勤也总能剩下人。但没想到走到一半奥廖尔就失守了。(德语)”

那啥也别说了,干吧!

罗贝尔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搞清他究竟需要送什么“邮件”,这些邮件从762毫米榴弹炮弹到762毫米手枪弹,再到绷带和各种药瓶,体积重量千差万别,不过罗贝尔有办法计量。CH邮局之所以能以从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邮局,发展成为法兰西第二大私营邮递公司,靠的可不只是薇尔莉特这样明星般的手记人偶,还有无数像自己父亲一样卓越的邮递员。

在其他公司还对普通邮件的尺寸、重量保有诸多限制的时候,CH邮局便以“什么都能寄”而闻名遐迩。不过霍金斯老板来者不拒的举措在为公司带来颇多生意的同时,也揽来了更多的麻烦。

对于其他邮局来说,需要递送的普通邮件往往重量在5千克之下,体积也不过十几升。但对于CH邮局而言,处理动辄数十公斤、体积几百升的邮件实属平常。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邮件的体积、重量和目的地来分配货车、摩托或者自行车运送就成了一件相当繁杂的事,特别是在邮局草创,交通工具匮乏并因此需要精打细算利用的二十年代。

做好统筹工作无疑需要极好的数学功底,那么邮局里谁的数学最好呢?

当然是圣西尔炮兵科毕业,各种弹道公式、自然数乘积、三角函数表倒背如流的退役上尉让·德内尔!

于是德内尔从入职起便日日早起为邮局分拣邮件、调配车辆,在邮局业务进一步扩大之后,德内尔又为公司招揽了其他两个退役失业的军官。三人一同努力,为CH邮局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邮差团队,使CH邮局成为法国人在巴黎大区运送特殊货物的首选。

罗贝尔体恤养父的辛苦,在初中毕业的那个暑假便向养父的搭档学习该如何计算各种邮件的运送成本,甚至为此提前学会了多维向量运算,什么高斯消去法、迭代法之类的。不过等他基本搞懂特殊货物递送规划的机制时,暑假已经结束了……

好在养父后来因为身体原因,转去到送信的部门,从此变成了一个普通邮差,也就没有那么辛苦了。

回到现在,旅后勤部的工作是不是就同从邮局分发邮件类似?好吧,搞清楚要送的“邮件”是什么后的第二件事呢?

…………

“我有个问题,雨果叔叔。这些‘路径系数’是怎么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