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都重生了谁不想搞钱啊 > 第391章 万事俱备只欠产能

第391章 万事俱备只欠产能(1 / 2)

大爷!

祖宗!

什么时候投资建厂,你到是给个准话啊!

迟迟得不到批准建厂的准确回复,孙志勇恨不得上手挠老板两把。

真是太急人了。

从18650型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定型后,他就一直向上大申请,要求投资建厂。

早投资早受益。

要是等到国内的锂离子电池产业成了气候钠离子电池就没未来了。

嗯,孙教授这位研究钠离子电池的专家,非常替钠离子电池的未来发展担忧。

看看人家锂离子电池。

随着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正在大规模地形成庞大的产业链。

无论国内外,都已经有先进科技企业把纯电动汽车的主意打到了锂离子电池身上。

前景一片光明。

而跟锂离子电池同时提出理论构想的钠离子电池,几乎悄无声息,毫无动静。

他们这些钠离子电池相关的研究学者,也一直在坐冷板凳。

在化为的时候也一样。

钠离子电池不受待见,只是保持战略性研究,每次获批的科研经费基本上属于吃不饱又饿不死的状态勉强维生。

好不容易找到个冤大头,愿意为钠离子电池产业投入源源不断的巨额研究资金,以及未来的钠离子电池工厂。

可得抓住机会。

不然,不但自己不会有什么学术成就,连带着团队里的相关科研人员都看不到光明的未来。

行业人才日渐凋零。

“不错,不错,有关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生产工艺我很满意。”

罗辉无视了孙教授期待的眼神,环视四周与钠离子电池科研中心的每一个科研人员进行目光接触,争取不漏掉任何一个人。

这是管理方面的小技巧。

与下属进行目光接触建立情感联系,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重视,才能进一步促使对方说出实话。

避免因为接触时间过短而错过重要信息。

果然。

感受到老板的目光,研究员们纷纷开口:

“董事长,赶快投产吧,再不投产锂离子电池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我们的钠离子电池就没戏了。”

“如果一期工厂建设的产能能够达到10吉瓦,我们的钠离子电池价格就能保证在锂离子电池的三分之一左右,应该能跟锂离子电池一争高下。”

“万事俱备,只欠产能!”

“”

懂事!

听着研究员向老板请命的声音,孙教授满意地咧开嘴巴畅怀大笑。

挺好的。

只要大家团结一心,老板就能认识到事情的紧迫性。

早点把钱批下来,早点投产,早点抢占市场份额。

不让锂离子电池专美于前。

毕竟钠离子电池在原材料方面的获取潜力巨大,比起珍贵的锂矿简直可以用“唾手可得”来形容。

还有充放电次数多,无惧低温的特性,完全可以形成强大的产业优势。

彻底葬送了刚刚兴起的锂离子电池时代。

“谁说我们要跟锂离子电池竞争了?”

罗辉眉毛一挑:“我认为,钠离子电池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铅酸电池,而不是锂离子电池。”

啊?

铅酸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