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天命为皇 > 第一百一十六章(改错)

第一百一十六章(改错)(2 / 2)

橡胶这东西北地生产不了,就得拿海船往旺城运,船厂紧赶慢赶,拿银子堆出来的海船,根本不能用做通商,都拿来运货了。

就这还不够,还得加紧做业!

那正反手,一笔一笔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就算每只用不了多少橡胶,然而,那么多人……”姚家军,好几万的妇女,基本都是婚龄。

粗略算算这其中需要的花费,姚千蔓泪流满面。

“没事没事,这个东西长期循环,一家有个两、三个,洗洗在用嘛!”姚千枝安慰她。

“呃……”姚千蔓微怔,愣了片刻,随后露出个牙疼的表情,“洗洗?”

“对啊,鱼鳔儿羊肠子都能用,洗洗怎么了?”更健康!反正精子体外存活时间就十二个时辰,有两、三个轮换的话,足够了。

姚千枝笑眯眯的说。

姚千蔓狠狠抹了把脸。

研究所嘛,不怕有课题,就怕没‘金主’,主家提了,给银子的答应了。资源都到位,他们自然没有不能研究的道理,都加班加点的转了起来。

至于姚千枝和姚千蔓,嘴上吩咐一通儿,给人家安排了一大堆活儿做,就手拉手坐船回旺城了。

马不停蹄,她俩还亲自面见了特朗姆和白淑,就产科技术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决定大力推广!

鱼鳔儿和侧切,一个防御,一个修整。根本不冲突,甚至相辅相成,绝对是两手都抓,两手都要硬的事件啊。

推广——那是必须的。

抓住特朗姆,先从姚家军的军医们开始,姚千枝把他的教学时间直接翻了三倍,且,还私下给了他课题,让他着重研究一下剖腹产技术——毕竟是扒坟找解剖素材的外科医生——哪怕如今这条件,成功率不高,总得先有人研究着……

两手都忙,两手都不硬——剖腹产能剖,保证不了存活率,学生们都是未婚女孩儿,侧切教的有点尴尬——特郎姆忙的脚打后脑勺,没几天功夫都塌腮了。

还好有白淑体贴照顾,色色给他安排周全,一日三餐都快递到他嘴边了。

把个特朗姆给感动的啊,泪流满面的。

就他所言:连他亲妈都没这么照顾过他!

白一定是神赐给他的天使!

白淑:正所谓,样样通、样样松、粗通百家不如专精一门,她就想把特朗姆那点老底儿全掏出来!结果人家这个反应……是不愿意吗?

不愿意就不愿意呗,明说就是了,怎么还哭了呢!!

真是……

得到了橡胶,北地四州的发展进一步加快了,医学和运输方面或许还没那么明显。但是商业……随着纺织厂遍地开花,缝纫机一天十二个时辰,歇人不歇机器的转着。工厂里聚集了大批女工,专业化、流水线、群居性……这种规矩,这种产量,是远远超越这个时代的。

大批量的棉质、丝质、羊毛质的布匹和成衣,分高、中、低三档,如潮水般涌入市场!

当然,这个市场,指的不是北方四州,而是跟路阳州接镶的金州。

就是那个盛产各种矿物,尤其是金矿的地方啊!

且,最重要的是,杨城——就地处金州中心。

杨家——孟央那前夫家,就是跟豫亲王和孟家勾连的。前段日子,女四书横行掀风浪,姚家军抓的那些潜伏在四州的细作读书人里,就有不少杨家派来呢。

挨打不还手,不是姚千枝的作风,黄升在灵州,跟她一南一北,可望不可及。豫州同样挺远,她伸手够不着,眼巴前儿的,不就剩下金州了吗?

没鱼虾也好,别拿豆包儿不当干粮,闲着没事儿把杨家灭了,先断了豫亲王的‘小金库’,怼他一波在说。

在金州这一地,杨家算是挺有威望,家里多是做官的,按理跟孟家一样,人家是士族——虽然等级差了点儿。但是,跟旁人画风不同,杨家族长是个很有想法的人,他的嫡妻张氏出身金州商户大家,还是独女,杨家不缺银子不缺势力,偏偏,杨族长就初婚娶了她,还把膝下三子过继给了岳家,从此,这个披着张家皮,实则还姓杨的‘张三郎’,就成了杨家最亮的一颗星。

真是有钱啊!!

就靠着这个张三郎,不过中层士族的杨家扒上了豫亲王,在提供基层力量的同时,成了豫州一系的‘小金库’。

而杨家和孟家的联姻,说白了,就是豫亲王安排的。

孟央——不过是一种试探和示好,是两方联合,或者说杨家依附、豫亲王接收的‘标志’。至于她的性命……

在杨家彻底跟豫州一脉绑定后,她就不重要了。

死不死的,两方没人在乎。

杨家对豫州一系的作用不算小,担当钱袋子的同时,还帮他们掌握一州经济,姚千枝决定把他家打灭了,算是断豫亲王一条臂膀了。

让他没事找事算计人玩儿!

堆积在手里的海量布匹和羊毛制品、外洋的新鲜物件儿、大量的珍珠、宝石、奢侈品……哪怕这些东西往海外运,能得到三、四倍的回报,姚千枝都没动摇,憋着大招,准备直接打垮杨家的经济琏!

呃,当然,海外销售周期实在太长了,最近她多点开花,经济有点支撑不起了!

败家败的太过,南寅带回来那好几百万两银子,跟打了水飘儿似的飞速消失,转瞬见底儿……怪不得姚千蔓总一眼一眼剜她。

花钱总是爽的,一直花就一直爽,而负责管钱的那个,常年晚娘脸,眉头都有皱纹了。

能花就能挣,有了东西就能卖。金州,跟海外比起来,总是近的。

杨家,看不上归看不上,还是挺富的。

充州大商蓝康陪同,霍锦城主导,他们早早去了金州,利用蓝康的店辅人脉,姚家军开始用海量的物资,尤其是布匹冲击金州市场!

顺便吸收百姓。

——来啊,我们四州好地方,活不下来就迁居吧!

打开大门欢迎你!!

——

布匹——在古代是能当做银子来用的。

在乡间银铜不足,需要以物易物的时候,最受欢迎的‘物’,就是布匹啦。

绸布能在城县等大地方换银子、棉布喜庆节日送礼撑场面、粗布自家日常且穿用……

正所谓:人生无非衣、食、住、行四大事——衣还在食之前。

但凡是活人就不能不穿衣服,尤其还是靠近北方的地界儿!

会冻死的!

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布匹和成衣,跟织女绣娘小规矩出产的根本不是一个水平,几乎便宜了三成有余,布匹柔软厚实、成衣针脚细密,撕都撕不烂……

秋天啦,要换衣裳了,眼看冷下来的季节,布辅里突然出现这么一批价廉物美的好物儿,百姓们蜂拥而至!

把王三郎的店辅给挤的啊,那叫一个门可罗雀。

关键打‘价格战’,王三郎还真打不过。姚家军的布,不管什么品种,本来都比他家的便宜三成,这个价位,他能持平就已经是在赔本赚吆喝了!

且,这个价格并不是姚家军的底线,哪怕在降一成,她们依然还是有赚头儿的。

面对这种局面……

王三郎:哭唧唧!

被顶的不知今昔是何昔!

商场有商场的规矩,霍锦城恶意搅乱市场,仗着杨家的势,王三郎直接把他给告了,杨城府台都把他抓进大牢,店辅全封了,就等着‘网罗’了罪名,一波带走,谁知……

漏夜,一封盖着谦郡王大印的公函递进衙门口儿,杨城府台恭恭敬敬,哈着腰把霍锦城从牢里请出来。

谦郡王府剩下一门妇孺,地位高归高,杨城府台真就不怕,然而,人家世子妃背后站着的是谁?这不是众所周知的‘秘密’吗?就跟王三郎明说姓‘王’,实则根本就住在杨家宅子里,是一个道理啊!

手握二十万大军,掌四州之地的女霸王,真心惹不起啊,惹不起!

东西没人家好,价格没人家便宜,就连拳头都没人家大,明里暗里全都打不过,杨家哭唧唧的开始找‘外援’,然而,就像姚千枝觉得豫州太远,太不方便的同时,豫亲王对北地四州,何尝不是这个意思呢?

隔着徐州、幽州和金州,姚千枝四十米的大刀都够不着,更别提豫亲王了!

根本就束手无策。

只能眼睁睁看着小金库被踩扁,自个儿的一条臂膀,生生让人家给卸了!!

关键是商战这种操作,在东西好价格还便宜的情况下,豫亲王除了干瞪眼,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金州,随着一家家挂着‘王记’的店辅关门大吉,杨家的势力迅速消退着,最后,只余下小小杨城一方所在,就那么苟延残喘起方。

——

北方,姚家军如风卷残云般打起了经济战争。燕京,秋日残阳余晖里,胡雪站在京效十里亭,面无表情的看着内廷派出的传旨队伍顺着官道,缓缓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