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天命为皇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百二十四章(2 / 2)

他趴地上听的!

马蹄子那个响!

“快快快,随我出城迎接。”杨良东闻言大喜,把小厮往地上一扔,挥手招呼杨家一众,随后,率先大步出城门。

杨家众人连忙上前,急匆匆跟上,王三郎则默默走在最后头,伸手扶了小厮一把。

小厮被扔的一头正磕在马车轮子上,正眼冒金星,挣扎着起不来呢,哪知被主子扶了,不由感激的点头哈腰,口中连连称‘不敢’。

王三郎不甚在意,挥挥手示意他退下。

小厮恭身离开。

就耽误了这么片刻的功夫,王三郎一抬头,就见杨良东已经迎着姚千枝进城门了。

一身金盔银甲,手里倒提着寒光闪闪的大刀,她骑着匹纯黑俊马,端是英姿飒爽。

杨良东就站在她马边,恭手行礼,嘴唇微动,似乎在说什么,不过,让她这么一衬,几乎都没玩意儿了!

看着那么猥琐~~

探头往后瞧,就见姚千枝身后,乌鸦鸦一群人,俱都甲胄在身,腰杆笔直,王三郎是数不出具体有多少,反正无边无沿。

城门都堵严实了!

身为外州武将,按理姚千枝想带兵入境,金州各府官员是绝对不会允许的——除非她像苦刺一样,翻山越岭寻山道入州,还不能进城……

正规渠道——姚千枝进杨城,只能是攻打进来,不过,朝廷还在,晋国犹存,几方势力谁都不肯先动手明面造.反,姚家军要控制金州,都只用了经济手段……其中不便,可想而知。

但是,此一回……有杨家周旋,四处找关系,托交情,撒下大笔银钱,把金州各城府台喂的饱饱的,请姚家军来剿匪……

这理由正当的,姚千枝是不废吹灰之力,带着一万精兵,游走金州各地。

晃着晃着就进杨城啦!

还是城门四开,杨家族长亲自把他们接进来哒!

这个感觉啊~~

真是说不出口的酸爽。

引狼入室说的就是他——姚千枝高坐马上,俯视着杨良东,眼底深处,有种——或许应该称之为怜悯的神情。

进得城来,先将大军安排下——杨家早早给备了军营——姚千枝带着两百近卫,跟着杨良东来至杨家大宅。

碍着她是女子,且她的近卫多是女兵,杨良东就在三子的提醒下,备了杨家女眷们招待伺候。

多是旁枝女子——出嫁姑娘、外来媳妇们之类的。

王三郎的两个姐姐,亦被娘家招回。

实在是,对杨家闺阁千金们来说,伺候兵丁,哪怕是赫赫有名的姚家女兵,那都是非常掉份儿的事!

到不如为些个需要娘家相助的出嫁姑娘、被婆婆威压着来的外来媳妇们,来得好使唤!

——起码听话。

这是王三郎的原话,杨良东觉得很有道理,自然从善如流。

杨家旁枝外嫁的女儿们,那些夫家没甚权势的都被招回来了,王三郎的两姐姐连同她们的女儿在内,足足百多明做‘娇贵’,则做‘侍女’的杨家姑娘并媳妇们,穿梭在女兵中间。

姚千枝带了两百女卫进杨家呢,光给她们端茶倒水送点心,伺候她们洗漱,就且得人手!

不过,有王三郎这个‘后门’在,他两个姐姐和三个外甥女都被调到了主屋,就‘行走’姚千枝身侧,算是照顾她们了。

毕竟,外头天还挺冷的,客房的环境,哪能跟主屋比?

毫不客气,姚千枝大马金刀坐在最上首,俯视着周围杨家人,她摸着手边的刀,露着雪白的牙齿跟杨良东寒暄着,时不时的,眼神瞟向窗外。

看这天色,时辰应该差不多了吧。

苦刺她们,不知道到了哪里……

——

杨城城门口,守门的兵丁们在寒风中搓着手。

冻的瑟瑟发抖,他们脸色发青的呼喝踢打着过往进城的百姓们。

穿着官衣儿就是爷,来往进城的都是穷苦人家,哪个敢跟他们硬,都老老实实任他们做耍,交出双倍的城门税,牛车细筐里,准备市集卖铜儿钱度寒冬的粮食、细布、柴伙……任他们随意抽走个一、二成……

百姓们连话都不敢说。

就那么眼巴巴看着。

“穷老巴子,酸透了腔,没个甚的好东西。”守门兵里有人从个做屠夫打扮的农人竹筐内,抽出几斤猪肉,挑挑捡捡俱不大满意,勉强抽刀跺了一半,“连块肥的都没有,你家缺油水儿啊!”他骂骂咧咧的,把余下的肉扔到地上。

白的雪、黄的泥、红的肉,‘啪’的一声,猪肉陷落,那屠夫连话都敢说,飞身上去把肉捡起来,“滚滚滚!”守门兵飞出一脚。

屠夫被踢的一哆嗦,脚下抹油般,飞快跑了。

来往百姓们看着,缩脖搭腰,俱都无动于衷。

车流人马,来来往往,行色匆匆,杨城城门口,跟往日相同,一派安静从容景象。

突然,城门楼子上头,有兵丁横出半个身子,探头大声嘶吼,“关城门,有敌袭!!”那动静儿,真真狼嚎一般,吓的底下守门兵们身子一哆嗦。

“什,什么玩意?谁来啦?”他们瞪大眼睛,手里拿着刀,都有点不知如何是好了。

金州地理位置特殊,杨城在正中心,杨、王两家养着近万的私兵,杨城安全都归那些人管。他们这些守门兵平时打地痞、斗流氓都不用,就是欺负欺负老百姓的本事,此时一听‘敌袭’,第一个反应竟是‘不可能’!!

随后,就是两股颤颤,想要逃跑!

“关城门!快关城门!!”城门楼里嘶吼不停,站在高处,看着远处地平线乌鸦鸦,那一群急袭而来的奔马,在阳光下闪烁着刺眼光芒的盔甲……城门楼里的人胆都寒了。

“哦,关门,关门!”城下守门丁们恍然,踢打开不知所措的百姓们,几队齐齐往前奔,来到城门绞盘旁,他们撸胳膊挽袖子,死死握住,使下吃奶的劲儿……

额头手背青筋暴出,城门口,就听‘嘎吱嘎吱’的刺耳声响,城门缓缓滑动。

“这是咋啦?快跑快跑!”

“有敌袭,是土匪来啊!”

“娘呦!”

“二子,快跟爹跑!!”

百姓们察觉不对,喊叫着四下逃散开来,城门口除了兵丁们碍于职责,余者——如秋风扫落叶般,那叫个一干二净。

“旺旺旺~~~”由近而远,连狗都跑啦!

杨城——两扇朱红城门在绞盘转运下,缓缓关闭着。

突然,“这是怎么了?出事了?”疑惑的男声响起,杨九郎一身青袄短打,带着二、三十个做管事下人打扮的队伍,仿佛要出城办差似的。

“哎啊,杨九爷,快来帮忙~~出事了,出事了!”守门兵们满头是汗的高喊着。

杨九郎是王家大管事,时常外出做生意,王家是商户,不似杨家高傲,非官不交。他们跟守门兵啊、衙门皂吏啊之类的小人物,频频打交道,彼此不说多好的朋友,到都能混个脸熟儿。

此一回,一见杨九郎来了,还带着这么多人,个个膀大腰圆,满面横肉,看着就能行走草原,生杀胡狼的汉子,守门兵们大喜过望,连声招呼,“有人来攻城!!城楼兄弟们看见了,九爷,你来的正好,赶紧让爷们来帮忙,把城门关了!”

“哦!敌袭?我的天爷,这是谁来了?”杨九郎做惊诧脸,连连挥手吩咐左右,“赶紧的,过来搭把手。”

他叮嘱着,一众人往城门口跑。

守门兵丁们心里那口气一松,就答道:“这寒天雪日的,谁知道哪里来的,饿不死的贼种儿?把城门关了,兄弟们看守着,咱还得禀告府台大人……杨老爷那儿,劳九爷给带个话儿……”

杨城城墙高五米,城门一关,等闲没人打的进来,因此,他们到不是特别担心。

“这不碍的,不是个事儿。”杨九郎应答,领着一众手下上前。走到盘绞旁边,还未等兵丁们挪身让地方,他突然变了脸,厉声一喊,“动手!”

他身边,那些个膀大腰圆、满面横肉的汉子们,齐齐掏出兵刃,冲着兵丁们就砍过来啦!

“哎哎哎??这怎么个意思?”兵丁们大喊一声,都没反应过来,就被迎面劈中。

“一个都别放走!”杨九郎手里拿着两把短剑,一边喊,一边挥舞着上前。

膀大腰圆的汉子们大喝应声,“是!!”

随后,如虎入羊群一般,横杀竖劈。

说句实话,杨九郎带的这些人,身手其实不算特别好,他们都是行脚汉子,仗着身大力大不亏,并未受过什么真正训练——王家私兵都握在杨良东手里,王三郎真正是个纯粹的商人,手底下其实没什么武力——不过,仗着出奇不意、攻其不备,王家这些壮汉们,一剑一连窜儿,把兵丁们都杀毛了。

守门兵本来就没多少人,四个小队罢了,三下五除二杀的干干净净,杨九郎擦了擦短剑上的血,满面冰冷,把手一挥。

王家汉子们心领神会,顺着绳梯爬上城门楼子,把撩望示警的几个兵,有一个算一个,全踢到城墙下了。

‘啪、啪、啪……’数连声响,‘嗷嗷’的惨叫传来,五米高的城墙,人跟拍肉饼一样,摔的血肉迸溅,横飞四里。

“好生收拾收拾。”看着这一幕,杨九郎皱了眉,收起短剑,低声吩咐。

王家汉子们就把兵丁的尸身们拉扯到一块儿,俱推在城墙边角儿。

顺着他们的尸身,鲜红的血流出来,辅满大地,将昨夜飘落的白雪,染做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