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张云雷一曲教相思(BG) > 第一次遇见,是开始。

第一次遇见,是开始。(1 / 2)

顾小瑾是个江南女孩,长相也是典型的江南美人模样,纤细柳眉、明眸善睐、丹唇外朗,两颊粉黛轻染,似桃花初开。顾小瑾的父母也是典型的旧派文人作风,小瑾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含蓄、进退有度。

作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小瑾,一直以来都是唯父母话是从。身边有孩子的亲戚朋友都很羡慕顾父顾母,有这么一个听话又优秀的女儿,连青春该有的叛逆都不曾出现过一天。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顾小瑾会这样一天听话的时候,刚满十八岁的顾小瑾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吃惊的决定。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她没有按照父母的想法填复旦大学的法律系而是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的戏文系。背着父母,偷偷报考了艺术生。

为此顾小瑾和父母争吵了无数次,父母不理解听话的女儿为何突然有一天就不听话了。但是,小瑾的固执,还是让他们最后还选择了妥协。就这样,2012年9月,刚满十八岁三个月的顾小瑾在自己的强烈要求下,只身一人来到北京。

转眼间,大学生活也过去快两个月了,也许是距离远了,也许是顾父顾母对于女儿性情改变的彻底认命,小瑾对他们的态度也缓和多了,也经常和父母联系,偶尔也视频通话一下。

顾小瑾认识了三个可爱的室友,豪气仗义的天津姐姐江珊,火辣直爽的川妹子王清婉,还有和顾小瑾关系最好的北京大妞李木子。

北京入秋后,沙尘天就越来多,很少能在三环以外看见蓝天。顾小瑾这是唯一一次质疑自己选择来北京的决定。好不容易,盼来一场秋雨,这场雨淅淅沥沥的下了整整三天,将整个四九城从里到外给洗了一遍。

“哎,妞儿们,我爸给了我几张德云社的票。今儿晚上的,咱一起去呗!”李木子从床上探出头说道。作为戏曲狂热爱好者的天津人,江珊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就答应了,她自己有事没事也爱往天桥跑,看几场相声。

而顾小瑾是纯正的江南人士,从小听得最多的是吴侬软语的昆曲,对相声是一点都不懂的。但她还是知道在小园子里看戏还是有很多规矩的。

顾小瑾:“栗子(李木子),我从来没去过,什么都不懂,到时候坏了规矩你可得给我兜着。”当然她对北方的戏曲文化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嗨,这算嘛事儿,你只要别刨活儿就成事儿了!”江珊接嘴。

“姐姐,你说刨活儿,咱顾大妞儿也听不懂啊!”李木子学着天津话和江珊说,又转头和顾小瑾解释说:“刨活儿啊就是,你就算知道台上的下个包袱要说什么你也别去接嘴。”

顾小瑾点点头:“嗯,我懂了。”

三人说了半天也没见王婉清搭话,有些奇怪。李木子:“哎,清儿,你咋不说话。”

等了半天,传来王清婉幽怨的声音:“我去不成,我晚上要参加学生会的例会。我刚刚在问能不能请假,结果我们部长来句‘你试试’,我哪里还敢呀。”

有时候顾小瑾很庆幸寝室有两个北方人,要不然,不出一年,自己的普通话就会被王清婉带成正宗的椒盐味儿。

晚上,顾小瑾到天桥剧场已经快八点了,里面早就开始了快一个小时了。好不容易在黑暗中找到位置,看见旁边自己两个室友笑得前仰后合的。

顾小瑾就自顾坐下了,这时她才发现,他们的位置特别好,属于正中间靠前的位置,可以清楚的看见台上的情况。接着,她发现台上表演的是个顶着一头黄毛、带着耳钉的“杀马特”。顾小瑾很想看清那个“杀马特”的样子,可是那一头黄毛太抢眼了,让顾小瑾的眼里根本容不下其他的。

顾小瑾正准备好好听听这个“杀马特”的相声时,那个人就和同伴鞠躬下去了

顾小瑾:“……”。

心里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这个人颠覆了顾小瑾对相声“老学究”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