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顾小瑾(1 / 2)

自从顾小瑾当上了这茶馆的“掌柜”,一天的事情就是在茶馆里待着。下午和晚上的客人多一些,偶尔也会有人点上曲儿评弹。茶馆里唱评弹的也是苏州城里比较出名的二位老师。女弹琵琶,男手上小三弦。评话弹词细腻,吴语娓娓动听。

偶尔自家小姨要是来了,茶馆就会挤满了人,毕竟这是江南名角儿。懂的人来听听正宗的昆曲儿,不懂的人过来看看热闹。

本来就有些老顾客,再加上慕名而来的一些游客和当地人。茶馆的生意也可以算上蒸蒸日上了。

来茶馆喝茶的人,都知道这里的掌柜是个安静的年轻女孩儿,话不多。你要是和她搭话儿,她会慢慢和你聊上几句,和她聊天会让人觉得站在春风里,徐徐而来。

这天,茶馆里唱评弹的徐姨过来,找到顾小瑾,“小瑾呀,我看你也会弹琵琶?”昨天晚上打烊的时候,顾小瑾拨了几下,被徐姨给看见了。

顾小瑾无奈的点点头,这样都被瞧见了。

小时候,顾父顾母为了给顾小瑾培养一门爱好,就让她去学习乐器。顾小瑾对于父母的安排从来不拒绝,前前后后学了古筝、琵琶、钢琴。但是每样儿都学的不精。她也纳闷儿,要是让她精学其中一样,说不定也可以去拿奖了。

徐姨是苏落的师姐,但是天赋比不上苏落,也就没有苏落那样有名。但是她很喜欢苏落的这个外甥女,这姑娘很安静也很稳重。

“你要不要和我学几首弹词?”

顾小瑾本来想推脱,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那场梨花雨里。那个站在花下,唱着梨花颂的翩翩儿郎。她想唱给他听。

顾小瑾眼里有闪闪的亮光,“那就麻烦你了,徐姨。”

“你想学哪首?”

顾小瑾想了想,想起了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金陵十三叉》。当时她完全被里面那首秦淮景给征服了,她知道这是根据评弹《无锡景》重新填词而来的。

“徐姨,你知道秦淮景吗?”

徐姨轻笑道,“这当然是知道的。”

“我想学这首。”

“好,这首正好我当时也帮忙唱过的。”

乘客人少的时候,顾小瑾就会跟着徐姨学上几句。端茶送水都有专门的茶博士来做,顾小瑾只需要帮忙结下账,招呼下客人。偶尔和张云雷、还有寝室那几个聊聊天,打发下时间。茶馆每半月休息一次,顾小瑾就会陪着爷爷奶奶出去逛逛、聊聊天。

两个月的时间就这么快完了,顾小瑾也计划着回学校了。新的掌柜小姨也算是找好了,这也意味着顾小瑾的评弹《秦淮景》要出师了。

临走前一天,顾小瑾换上新定做的旗袍。直领,斜襟无袖,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姜黄色的绸缎,从前襟开始的双面绣墨梅。这件旗袍和送给张云雷那件长褂,俨然是一整套。

她抱着琵琶,靠窗坐着,阳光轻轻落在顾小瑾身上。

徐姨帮忙录像,小姨、顾家二老,还有一些散客,都坐在一旁静静地欣赏她的表演。

眉眼似远山,眉间轻蹙,粉颊红唇,真的就是位民国的名角儿。顾小瑾朱唇轻启,一曲《秦淮景》娓娓道来。

“我有一段情呀

唱给诸公听呀

诸公各位心呀心静静心呀”看一看,这是我最思念的地方。

“让我来唱一支秦淮景呀

细细呀 道来

唱给诸公听呀

秦淮缓缓流呀

盘古到如今

江南锦绣

金陵风雅情呀

瞻园里堂阔宇深呀

白鹭洲水涟涟

世外桃源呀”

顾小瑾眼里是无尽的星光,就这么直直的看着镜头。

顾小瑾唱出了十分的悲凉,好像又回到了那个迫不得已的时代,知亡国恨的商女,在绝望、鲜血满城、生灵涂炭的金陵城留下的绝唱。

歌声远去,余音绕梁。茶馆里响起掌声,茶客们的赞美声不绝于耳。

“不愧是徐娘教出来的,这是把这首弹词的韵味给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