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大明之风起青苹 > 第一百一十八章 诗会(四)

第一百一十八章 诗会(四)(1 / 2)

在这期间,鱼玄机自表演完了之后,便躲在楼上的专用包间中往下看,她自然是要找卢飏。

楼上包间中,鱼玄机偷偷开窗往下瞧,为了避人耳目,还换了男装,一旁的屏儿则装模作样的指点。

“哎呀,刚才还在这的,怎么这会儿就不见了,不会是见表演完了就走了吧。”

屏儿以为卢飏没来,但又不好与小姐分说,只得装模作样的瞎看。

不过看了一会儿,还真让她找到了。

“小姐,在那里,在那里,快看,快看。”

屏儿姑娘见卢飏真的来了,甚至比鱼玄机还要激动,声音甚至传到了楼下。

楼下不少听到声音的士子抬头往上看去,幸亏鱼玄机反应快,随后便关了窗,这才没有泄露行踪。

“在哪呢?”

主仆二人关窗等了一会儿,鱼玄机按耐不住,又将窗户开了一条缝往下望去。

“就在左边那柱子旁边,高个子带一个四方平定巾,穿一身墨色衣服直缒,很好认的。”

屏儿此时不敢再高声说话,只在小姐耳旁低语。

屏儿姑娘在国子监门口偷偷看见过卢飏,但是鱼玄机却是第一次见。

“卢公子好年轻啊,好像比我还要小呢。”

鱼玄机顺着屏儿的手指望去,果然在一众青衿中看到一穿墨青色衣服的少年。

“当然年轻了,今年才十六岁呢,不过这公子穿的却是老气,我在国子监见过他几次,鲜有穿亮色衣衫的时候,基本不是青色就是墨色,而且青色也是暗黑的那种。”

明朝中晚期,社会风气开放,士人浮华,年轻人追求时尚,不仅涂脂抹粉,连穿着上也追求亮色系,甚至在江南之地,一些男子还会穿女人衣服招摇过市,时人也只笑笑。

此时见卢飏穿的颇为肃静,屏儿姑娘便有些不喜。

“你这屏儿,定是让那些日日来青楼的公子哥给迷了眼睛,卢公子能作出那首《蝶恋花》来,岂是那种涂脂抹粉的纨绔公子能比的。”

卢飏此时的打扮确实过于朴素,不过卢飏自有少年人的精气神在,加之长的不丑,自有一番英武之气,在吴国祯几人中也确实比较出彩了。

“哎,真不知道这卢公子如此年少,如何能作出那种诗词来,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如此心境竟然让一少年人揣摩如此之深,人说生而知之,这卢公子也定是如此吧。”

鱼玄机此时无事,便从窗缝里盯着卢飏细细看,然后嘴里还跟屏儿念叨。

卢飏当时正在全神贯注的看其他人的演出,并没有意识到他在看戏,而楼上的人在看他,也没有意识到他装饰了别人的窗子。

不过时间长了便也有些感觉,随后猛一抬头,却正对上窗缝里鱼玄机的那双眼睛,四目相对,卢飏心中一阵跳动。

怦然心动?

不过卢飏再想仔细瞧清了窗中何人,那人却把窗户关了。

“哎呀,羞死人了。”

被卢飏瞧到自己在看他,鱼玄机羞得满脸通红,此时背对窗户捂着的胸口仍跳个不停,然后与对面的屏儿笑做一团。

卢飏因为没看清那人是谁,以为是哪家的姑娘,便也没在意,转而又欣赏起台上的演绎。

这时代没有什么比赛打分的机制,不过教坊司的官员效率还是很高的,没等多少工夫,结果便出来了。

没有意外,鱼玄机得了魁首,而那个董小宛名次也不错,第二名。

因为没给卢飏这些看客准备饭食,宣布完了首场的名次后,卢飏等人便被撵出来了。

其实对于卢飏这些看客,莳花馆也是准备招待了的,不过却不是免费的,一人五两银子的花销,也不是钱敬忠这些穷监生花销的起的。

吴国祯很想留下,但五两银子实在有些多,再三思虑,也只得随着杨文岳等人走了。

卢飏其实倒不缺这份银子,但是五两银子只吃顿饭,也没什么歌舞看,卢飏便觉得有些亏,若是在外面,一两银子便能置办一桌相当不错的酒席了。

不过卢飏等人觉得不值,但在京师还是有些冤大头的,接着诗会的名头,今日的东四牌楼附近可是人声鼎沸,各家青楼皆是人满为患。

“咱不当这冤大头,这青楼又不是卖饭食的地,它这里的饭菜口味不地道,咱去正阳门外吃馆子,我记得有家淮扬菜馆的,我请客。”

见众人依旧对那莳花馆恋恋不舍,卢飏便笑着说道。

正阳门外的淮扬菜馆在京师可是有一定名气,虽然不是顶尖的,但对于卢飏他们这些监生的档次来说,已经是顶尖菜品了。

而且这时代淮扬地区经济发达,当地菜品也随着四散的客商风靡全国,如今吃淮扬菜便代表着高端。

众人一听要吃淮扬菜,而且不用花钱,顿时忘了那莳花馆,簇拥着卢飏便往正阳门外而去。

随着诗会的首次比试,这次诗会便在不断预热,一些在初试中涌现出来的佳作,便在东四牌楼的各家青楼中日夜传唱,作者的名气也跟着水涨船高。

正月初十到十五的这几日,东四牌楼的各家青楼可是赚大了银子,各种文人墨客络绎不绝,都憋着劲在这次诗会中留下美名。

国子监中,最近也流行了做诗词,虽然如今科举也不考诗词,但是诗词也是官员交往的重要媒介,这些监生以后若是当官,肯定也是用的上的。

而且吟诗作赋也是风雅韵事,所以刘宗周也并未干预此事,吟诗作赋总比打架吵闹好的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便到了上元节,这日虽然是正月十五,但因为是明朝法定的节日,按例也是该放假的。

因为这次只剩了八家青楼的当家花魁比试,所以比赛便定在了晚上举行,恰值上元节,京师在这日并不宵禁,所以挑灯看景好不热闹。

这次不光是卢飏、吴国祯等人,连吴香、云舒也来了,众人来看这诗会的最后一场,顺便也能沿途赏赏花灯。

此时正值万历四十五年,虽然明帝国已经显出疲态,但仍是盛世繁华的景象,上元节的京师,笼罩在一片灯海之中。

沿街商铺处处亮出了灯,把整个京师衬得亮入白昼,小商小贩当街叫卖,京师百姓扶老携幼出门观灯,一派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