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情寡义(1 / 2)

“小侄未料到世伯竟会来家, 倘若知晓, 定亲自去门口迎接。”

五姐妹心中冷哼:夜不归宿之人, 怕是他爹过来之时,他还未回府吧!

刘仲修挥了挥手,淡笑道:“无妨,这些年夫人一直随我外任, 如今方得以回京,思女心切之下便带她们五姐妹过府探望她们大姐,我本有事并未陪她们一同过来,不过回府后听说珍姐早产生子,心底到底担忧她, 便过府看看,”话音一落, 神色怅然道:“毅哥出生时,老夫没在京中, 如今第二个外孙出世,说什么也得过来瞧上一眼, 方弥补老夫当年心中的憾事。”

宋天明点了点头,郑重道:“世伯放心,大嫂定会平安诞下侄儿。”随即走到门外, 对小丫鬟吩咐两句,只见其匆匆离开。

刘仲修淡笑不语,宋家人果然不能小瞧,皆是一肚子鬼主意, 如今尚不知太太那边的心思,他唯有静观其变,不能打草惊蛇。

宋天明亲自上前,替他斟茶,淡笑道:“世伯,子渊这两日可还好?”

刘仲修端起茶杯,抿了抿,轻声道:“闭门练武。”

“看来子渊铁了心要走这条路。”

“儿孙自有儿孙福,如今他们都大了,心中自有决断,我们做长辈的也唯有听之任之从之。”

“世伯这话说的好生无奈。”

“呵呵……”刘仲修调侃道:“这话你应该对我大哥说。”

宋天明满面笑容的点头。

这时,奶娘抱着一团粉嫩嫩的糯米团子进来,先对众人福了福身,只见她怀里抱着的小儿身着大红色绸衣,垂髫被梳成一缕小辫子在脑顶直直的翘着,虽被奶娘抱在怀里,可一双水灵灵的眼眸却在不停地转来转去,脸颊白里透嫩,待目光瞥到他四叔,猛然大亮,嘴角不自觉笑出声,立时脸颊两侧露出两个小酒窝,让人新生喜爱怜惜之情。

刘家众人皆看的眼睛发亮,刘仲修虽有两名幼子,除了宴哥被他经常抱,祉哥却从未抱过,今日头次看到外孙,神色焉能不激动,只见他身子微起又敛了敛脸色,神色泰然的坐下,五姐妹立在身后不自觉抿了抿嘴角的笑意。

宋天明从奶娘手中抱走毅哥,淡笑道:“毅哥,我是谁?”

毅哥歪着头,哼哼道:“四叔,莫非你年岁大到娶不到媳妇,竟认不得侄儿?”

此言一出,众人噗呲笑出声。

这小儿怎如此聪慧可人,这才三岁说话就这般让人忍俊不禁。

宋天明脸色一红,气愤的假意拍打他的小屁股,佯怒道:“臭小子,在外人面前不能给四叔留点颜面吗?”

“四叔,何为颜面?颜面是面条吗?能吃吗?好吃吗?”

宋天明神色一蒙,随后无语的看着他:……这臭小子自打会说话,除了十分爱敛财,没事时便会抓着众人的手,不住的问为什么?

刘家众人忍不住又笑出声,总算将之前的阴霾一扫而过,看着眼前这个小团子,阴郁之情渐渐好转。

谁料,毅哥在他四叔怀中拼命挣脱,宋天明生怕他掉下去,唯有紧紧抱住他,皱眉道:“毅哥,怎么了?”

毅哥指了指地下,咯咯道:“下地。”

于是,宋天明将他放在地上,只见小小的毅哥走到刘仲修面前,歪着头,裹着手指,脆声道:“你是我外祖吗?”

刘仲修只觉心脏一紧,抬起的右手松了又紧,紧了又松,半响后方平复内心复杂的情绪,轻轻摸向他的脑袋,轻声道:“对,我是你外祖。”

“外祖,你可喜欢毅哥?”

“喜欢!”

“你喜欢毅哥,毅哥也喜欢你。”

刘仲修嘴角微微上翘,低声道:“待过些日子,让你娘带你一同去外祖家住。”

“外祖家远吗?大吗?人多吗?”

刘仲修慢慢抚摸他的小脸,轻声道:“待你去了便知晓了。”

毅哥歪着头,继续问:“外祖,外祖母呢?我娘呢?”早膳时,他娘可是跟他说,外祖母会过来看他及小弟弟。

宋天明脸上的笑容一僵,我的小祖宗……好不容易大家因你的出现,有了笑模样,谁料你突然问了这么出人意料的问题,唉!如今我倒是怀念尚不会说话,只会在地下乱爬乱撞的你,即使毁了我书房的花瓶,折扇以及最喜欢的山水画,也没有比现下气的我更想揍你。

刘仲修再也忍不住,含笑的将他抱在怀里,轻声道:“毅哥,怎知我是你外祖父?”

毅哥掰着手指,念念有词道:“我娘日日教我,家中有外祖父,外祖母,舅舅,姨母。”

“哦?毅哥这么聪明?”

“我娘跟我说,若我见到外祖父,外祖母,定要大声叫人,若得了他们的夸奖,午膳后便会赏我一块红枣莲花糕。”

“毅哥好聪慧,你不仅有红枣莲花糕吃,还有外祖赏赐的见面礼。”说着将腰间的佩玉摘下送给他。

毅哥拿在手心不住的翻看,心悦之下,郑重的将其放在衣怀里,脆声道:“我祖母说过,长者赐不可辞,辞之不恭,便要收下。”抬头那瞬间,又道:“谢谢外祖。”

喜的五姐妹眼睛眯成一条线,刘仲修更是将他搂在怀里不住的提问。

宋天明无语的看着眼前的小祖宗,自他会说话,用这张小嘴,小手搜刮了多少金银珠宝,迷惑府中多少老少春心,如今刘府众人尚不知他的劣根,只觉他可爱机灵,待相处时日一久,怕是见他躲他避他。

这时,安国公国公爷风尘仆仆的过来,大笑道:“亲家,多年不见,身体可还好?”

刘仲修起身将怀中的外孙交给宋天明,方回以一礼:“多年未见,亲家还是这般风采依旧。”

“彼此,彼此。”国公爷淡笑的坐在上首,轻声道:“亲家,快快入座。”

五姐妹对其恭敬的福了福身,垂头道:“伯父。”

国公爷满面笑容,不住的点头:“好,好,亲家教养出的女儿,果然各个知书达理。”

“亲家,休要多夸,不然她们又要骄傲自满了。”

国公爷淡笑道:“今早知晓亲家夫人过来,我便着内人尽心招待之,谁料横生意外,使得老大媳妇早产至此……唉!得知你过府探望,我便立即赶来,怠慢之处,还望亲家不要怪罪。

“亲家,本是我的不是,突听我家珍儿不幸早产,担忧之下便闯入府中,定给你添了不少麻烦。”

“亲家,客套了。”

刘仲修又道:“此次得蒙圣上亲喻,奉旨回京,生怕因此遭惹是非,回京后便闭门不出,今日未经禀告便唐突过府,入府后还未过去拜见府中老太君,着实是我的不是。”

“亲家所思所虑甚是有理,如今边疆不稳,为此圣上忧心不已,遂心思上难免有些难以捉摸,这时候为人臣子还是谨言慎行为好。”

刘仲修颔首:“多谢亲家的提点。”

“这么说便是外道了,你我本是姻亲,本该守望相助。”

刘仲修还未回答,只听毅哥脆声道:“祖父,我娘呢?”

本来如火如荼的气氛顿时凝滞,安国公讪讪道:“毅哥莫急,此时你娘正在给你生小弟弟,过一会儿便能看到她。”

“可是我想娘啊……”

国公爷对宋天明道:“老四,你带着毅哥与你五位妹妹去院中散散步。”

宋天明点了点头,目光看向刘仲修,轻声道:“世伯,您觉得可好?”

“去吧!”刘仲修淡淡道。

五姐妹对他二人福了福身,脚步轻移的跟在宋天明身后出去。

半盏茶功夫,刘仲修淡淡道:“亲家,此处唯有你我二人,有话便直说吧!”

谁料,国公爷起身对他揖了一礼,歉然道:“亲家,此事我愧于面对你。”

刘仲修一动也不动,淡然道:“此话从何说起?”

“亲家心中定有疑惑,如今老大媳妇提前生子,性命堪忧,可我那逆子却连身影也未露,是何原因?”

闻言,刘仲修冷冷道:“亲家,当年我将女儿嫁入你家时,你们夫妇是如何向我爹保证的。”

安国公脸色涨红,讪讪道:“我有愧于老太爷,有愧于你。”

“愧疚?现在说这些未免太晚了?如今我家珍儿尚在垂死挣扎,她相公,也是我那好女婿尚流连花丛,不知家中横生变故。”

果然!

之前种种,不过是亲家故作不知,怕是从他回京那刻起便已知晓,只不过一直隐忍不发,如今老大媳妇生死不知,若有个万一……也不知亲家会如何发作,说到底此事是他们家理亏,便是亲家拿鞭子抽老大也是情理之中。

二太太看着辗转反醒的女儿,一把抓住她的胳膊,焦急道:“珍儿,你醒了?”方才女儿用尽力气晕了过去,差点将她吓得魂飞魄散。

大姐虚弱的低喘:“娘……”

“适才你用尽力气竟晕了过去,娘还以为……还以为……”眼眶微红,却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还好产婆略懂医术,用针灸将她扎醒。

“娘……”大姐抬起虚弱的手,摸了摸肚子,孩子还在她腹中。

产婆忙道:“少奶奶,您赶快含片人参,且别说这么多话,也别多费心神,多留力气平安生子才是。”

二太太忙点头,从灵石手中接过参片放入她嘴中,轻声道:“听产婆的话,留住力气,一口气将孩子生下来。”

嘴上含着参片的大姐轻轻点头。

这时,阵痛又传来,产婆忙道:“少奶奶,老身瞧着您已没多少力气,若想母子均安,老身唯有造次了。”说着爬向大姐身边,双手慢慢揉着她的肚子。

大姐下巴轻点,随着产婆手上的力度,她不住的哀嚎,感觉整个人浑浑噩噩,肚子被一阵阵地挤压,再也忍不住低吼道:“疼……疼……”这种痛比上次生毅哥还疼,死又不能死,活又疼的要死,真真是疼的死去活来。

二太太紧紧握着女儿的手,不住的安慰她:“再忍忍,再忍忍,再等一会儿孩子就会下来了。”

“嗯……”大姐满头汗水,二太太唯有一直替她擦汗,嘴上更是不住的安慰她。

只见产婆额头渐渐冒汗,待少奶奶腹中胎儿渐渐滑落骨盆,忙道:“少奶奶,您听老奴的吩咐,只要您这次使劲力气,说不得小少爷就能生出来。”

大姐痛苦的呻吟着,只听产婆大喊道:“用力……”

大姐双手紧紧拽出两侧的床单,额头脖颈乃是手腕皆是青筋毕露,直到耳边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方觉他的声音如春风般抚平她一切的痛苦。

只听,产婆大喜道:“生了,终于生了。”说着手脚飞快的剪掉孩子的脐带,随后将孩子放在木盆中清洗。

二太太迫不及待问:“是男娃还是女娃?”

产婆见小少爷腿间挺立的小鸟,淡笑道:“回太太,是位小少爷,恭喜少奶奶喜得麟儿。”

二太太眉眼带笑,不住的道:“好……好……”

见此,屋中随伺的婢女们脸上露出喜意,忙放下手中的活计,一同福了福身,恭声道:“恭喜大少奶奶喜得麟儿。”

大姐虚弱的点了点头,轻声道:“你们辛苦了,赏,都赏……”

二太太含笑道:“此事无需你耗神,娘自会为你打理一切,你安心休养便是。”

“娘,有您在真好。”

二太太拍拍她的手:“放心,有娘在,谁也不能欺负你。”

大姐眼眶含泪的点了点头,随即眼睛看向产婆手中的小儿,见此,太太太轻声道:“灵石,看好小少爷。”

“是。”灵石脆声应道,嘴角微微上翘,还好,还好……姑娘不仅没事,还平安诞下麟儿,如今姑娘否极泰来,不光有两个儿子傍身,还有老爷夫人在她身后供她依靠,日后在府中的地位只会越来越高,旁人再不敢小瞧她。

心神慢慢归为的二太太,坐在女儿床边慢慢擦拭她额头的汗水,心一酸,眼泪刷了落下,忍不住低泣道:“我的儿,你总算有惊无险的度过此次劫难,真是佛祖保佑。”说着双手合十,不住念着‘阿弥陀佛’。

大姐想抬手帮她娘擦拭脸上的泪水,怎奈身上一点力气也没有,沙哑道:“娘,您怎么哭了?”

二太太哽咽道:“娘,这是喜极而泣。”自她进到产房便一直强装镇定,如今女儿化险为夷,她怎能不高兴,提着的心总算落下,眼泪便再也忍不住顺着眼角落下。

“娘,女儿让你担忧了。”

这时产婆抱着红包裹过来,只见里面的小儿眯着眼睛嘴唇不住的呶动,见此,二太太的心一下子化了,只听产婆笑嘿嘿道:“小公子长得可真俊俏,老身接生过这么多娃娃,还是头次见出生后便这么俊俏的小公子。”

二太太从她怀中接过,含笑道:“哎呦,我的外孙,长得可真好看。”算是应承产婆的话,刚出生的小娃娃能好看到哪里去,产婆这么说,不过是期盼多得些赏钱。

产婆缓缓舒口气,总算有惊无险的为安国公府少奶奶平安接生下小公子,而眼前这位太太看似温和平顺实则脾气暴躁,便是此时回忆起她说的话,还让她心中阵阵胆颤,咽了咽口水,附和道:“太太说的是。”

二太太眼角一扫,淡淡道:“今日你做的很好,宋家奖赏你,是你应得的,但刘家也不会忘了你,过后我自会派人送上薄礼一份。”

闻言,产婆笑的裂开了牙花子,躬着身子,神色激动道:“多谢太太。”宦官人家的女眷向来赏罚分明,眼前这位太太大怒之后便是大赏,这话可真不假。

二太太微微点头,看向灵玉,淡淡道:“出去报喜吧!”

灵玉福了福身,轻声退下。

二太太将孩子放在女儿身边,低声道:“这是你拼死生下的儿子,如今可觉得满足?”

看着襁褓中的儿子,大姐的眼泪如决堤般流下来,哽咽道:“娘……今日若不是您在,女儿说不得……”

“我儿说错了,今日幸亏为娘来了,若你有个三长两短,娘怕是也会跟着你去。”

“娘……”大姐咬了咬嘴唇,泪雨婆娑地看着她娘。

二太太顾不得手中的丝帕,伸手为她轻轻擦拭泪水,不由的轻哄:“可不许流泪,你刚生完孩子,这月子里头可不兴流泪……”

大姐哽咽的点头。

这时,灵石端着肉汤过来,轻声道:“姑娘,如今你身子虚的很,奴婢喂您喝点补汤,补补元气。”

二太太颔了颔首,轻声道:“给我吧!”

“太太,您忙活这么久,还是坐下歇会儿吧!姑娘这里,奴婢伺候就行,若您不放心,在一旁看着,可好?”

二太太摇了摇头:“还是我来喂她吧!”此番过来没想到女儿会遭遇这般骇人听闻之事,如今她化险为夷,自是所有事情都要她亲自动手。

大姐轻声道:“娘,您歇会儿,让灵石伺候我便是。”

“你刚临盆不久,不要多说话,更不要费神。”二太太嗔怒的瞪了她一眼,眼里的喜意却是遮也遮不住。

二太太接过灵石手中的汤碗,拿起汤勺放在嘴边轻轻吹了吹,随后放到女儿嘴边,淡笑道:“这个劫总算过去了,日后我儿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大姐眼里的喜意慢慢变得晦暗,生怕她娘瞧出不妥,忙眨了眨眼睛,遮住眼里的愁思。

灵石一看便知姑娘的心思,忙不迭的点头:“太太言之有理,如今姑娘有二子傍身,日后府中谁还敢小瞧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