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天命为皇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2 / 2)

钟老姨奶就嗤声,“哼,你们傻不傻?当咱们脚下踩的是什么地方?这是摄政王府,是人家枝儿的地盘,她啊,啥不知道?你信不信,都用不了几天,我训那对夫妻的话,就能满府传遍。”她大掌一挥,胸有成竹,“你们等着看吧。”

“哦……”姜正和钟氏茫然点着头。

姜巧儿一脸崇拜的看着自家老太太。

钟老姨奶直着老腰,通身的意气风发,得意的头发都快‘站’起来了。

——

不得不说,古话说的好:人老精,鬼老灵,有的老太太活的糊涂,有的老太太……沾了毛就是活猴!!

钟老姨奶和三房夫妻那番对话,确实很快传到了姚千枝面前,也确实被姚千蔓散播到了姚家所有人的耳朵里。

人家老太太已经抢着把恶人给做了,好的坏的全说尽,姚千枝自然不会连收尾都不会,寻了个功夫,她亲自找了姚天达和姜氏,问了他们四个问题。

其一,“天下还是晋国的天下,燕京势力复杂,哪怕是她都不敢说已然尽收,送明逸出门求学,万一他被谁灭口,或者抓了威胁,她们该如何应对?”

其二,“明逸不能过这样日子,那他该过什么日子?如今豫州军就驻在相江口,眼看要打仗了,她派人送他四处游学,天南地北的跑,姜氏这当娘的可放心?”

其三,“让她如信重姐妹般信重弟弟……明逸不过九岁,他能干什么?会理帐?会教书?能出海?能打仗?这一回她打豫州军,把明逸带着,姚天达和姜氏肯不肯放人?”

其四,“若说明逸什么都不会是没人教……那她们姐妹几个谁上过国子监?谁有过正经先生?不都是摸爬滚打,无数个不眠夜里硬熬出来的吗?姚千蔓没无银买饷急的大哭?姚千叶没经不住事瘦如枯骨?姚千朵没自身不硬被挤兑的站不住脚?就连姚千蕊,都有被北地读书人从讲台轰下来的时候……”

“那会儿,她们不都挺下来吗?谁给她们报过不平?谁帮过她们?明逸长在二榜进士身边,有当朝举人教育,一屋子长辈围着他转,他还想要什么?”

“他学不出来?赖谁?”

几句问题迎头砸下来,把姚天达和姜氏达说的哑口无言。

甚至,连姚家人都开始反思,他们是不是被孙女/女儿/姐妹们护着,这一路走来太顺了。早早就忘了,他们家这帮人——其实并不如何出众。

姚敬荣流放前,不过区区五品小官,家中子弟最出息的姚天达,就是个举人而已,余者更是连秀才都没考上,才学……说真的挺一般,根本不算出色。如今,他们高官得坐,俊马得骑,哪怕不像千蔓她们那么出息,但谁都没缺了个官身……

熬不起来,出不得头,是姚千枝压着他们,还是他们本身就不行啊?

私下对比对比,他们那能耐……好像真就是普通,不过跟同燎们差不多,没强到哪去啊?

怪不得千枝不用他们……

颇多后悔,姚家人一时间,纷纷开始自省起来。

到让姚千枝和姚千蔓有些惊喜,说真的,到了如今这地步,自家兄弟们要有能站起来的,她们真不介意提拔……只要不分兵权,朝廷里那些动辄‘之呼者也’的大臣,姚千枝乐得让堂兄弟们应付。

除了兵部外,五部衙门,但凡有能耐,他们尽可挑。

但,可惜的是……

在她没有刻意扶持,没有暗示照顾的情况下,姚家男人,确实没谁出众到能让她看见。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仗马打天下的时节,姚千枝精力有限,她能做的就是给出一个舞台,有能耐的,自然就爬出来的,没本事的,她连句抱歉都不想说。

就像……都是‘开国功臣’,一块从大刀寨出来的,苦刺和王花儿就受她重用、领军权、坐高位。而王大田和王狗子,只能窝在旺城里,做个小小的百总……这不是打压不打压的问题,而是眼界格局摆在那儿,由不得旁人说什么。

——

小宴里一场风波,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过去了,除了钟老姨奶一战成名之外,余者,连点波浪都没掀起起。

哦,不对,准确些来说,这件事引起了姚家男人的自省之心,还是有点用的……

只不过,咸鱼的日子过长的,就会觉得特别美好,且,姚家男人本来就没什么太大野心,咬牙发愤了几天,发现……唉,悬梁刺骨什么的,真的好痛苦啊,左右他们没想过青史留名,权倾朝野,有份活儿干,好吃好喝的不就行了吗?

还想要什么?

姚家男人们想的挺开,姜氏被钟老姨奶喷了一通,又被自家姑娘灵魂四问,算是消停了下来,姚家一众算是挺和谐的把大年给过完了。@,

过了三十是初一,歇了两天,借着初三的喜庆劲儿,姚千枝将燕京姚家军高层全都叫到摄政王府来,正式宣布,她准备出兵相江口了。

——打他娘的!!

豫州那边……搅和的太成功了,年过完了,豫亲王不但没从唐、孟两家的乱局里挣出身子来,反而被彻底拽了进去,唐家咬死了楚敏和唐睨逼宫失败,是孟家和楚曲裳搞的鬼,闹的风声水起,关键,胡逆和招娣这两孩子还挺‘损’,看准这个机会,就拐弯抹角往外透风儿,关键还是用姚家军的身份……

水彻底被搅混,豫亲王已经开始有点相信唐家的话了。

毕竟,他膝下就剩下孟侧妃的两个儿子,左膀右臂已经失了衡,算是彻底交恶,他若敢轻易离开,都不用姚家军如何出手,唐、孟两家就能把对方咬死,三州眼见能乱了……

“我估摸着,不纳个唐家女,给人家点希望,豫亲王是拖不出身来的,我没那闲功夫等他生孩子,干脆就上吧。”姚千枝如是说。

其余,自然不会反对,俱都点头应声。

自各散去,他们纷纷行动起来。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攻打豫亲王一系不是等闲三、两日就能解决的问题,那是足足三州的地盘儿,姚千蔓粮草辎重,率先出发……随后,大年十五,一个没风没雪,红日当空的清晨,姚千枝率领三万人马,从燕京启程。

来到效外上了大船,行了十几日的水路,她们顺顺利利来到了相江口。

——

一条大江隔两岸,多有高崖险峰,奇林密景,江宽百余米,水流湍急,峡口汹涌。晋人寻一处水流略和缓的地方修了码头,时人称之——相江口。

江口两岸,左临宛州永定城——驻守着豫州水师。右接燕京昌罗县——苦刺领着两万姚家军,暂居此处。

两家大兵隔岸相望,都已经僵持了三、四个月的功夫,苦刺早早盼来了南寅,铁船都老虎峡口停好了,就等着找机会偷袭,而豫州军大将唐颂——那是眼巴巴苦等主帅,怎么催怎么不来,急的两眼直冒火。

豫州水师啊……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就算不打仗,但,平日里吃的喝的用的……哪样都少不了,且得宛州供着呢!!

唐颂急的满嘴大泡,偏偏还不能指责什么,谁让他家跟孟家闹的正欢,是豫亲王拖不开身的罪魁祸首呢?

豫州水师苦熬着,在相江口吹了一冬的冷风,跟他们对比,苦刺的小日子就过的就潇洒多了,她们姚家军有银子,腰包鼓着呢,前不缺银草,后不缺煤炭,昌罗县军营里,小火炕一盘,这一冬天把姚家军养的啊,膘肥体壮的。

这一日军营里,苦刺正坐火炕里嚼炒黄豆呢,外间突然有侍卫高声禀,“总兵大人,摄政王到了!!”

“哦?”苦刺一惊,随而大喜,匆匆起身,连鞋都没及上提,她快步迎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