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天命为皇 > 第四十九章

第四十九章(2 / 2)

猛然想起细弱而有力的胳膊,鼻端仿佛盈过一抹幽香,“咳咳!!”云止轻咳两声,脸上不大自然。

“还是得查查,最起码,得知晓姓韩的往充州派了什么人去?”他低声嘟囔着,“我是为了锦城,为了锦城!”坚定的自言,“也不知锦城那边如何了?他那身份不好出面,姚姑娘能不能支撑起一城事物呢?”

“好担心啊!!”他幽幽的叹。

——

六月初夏,北方百姓们换下棉衣,穿上薄衫。

充州府,旺城。---

经历过一番战火,熬过磨难,久经考验的百姓们艰难的度过了春耕,平复下失去亲人的痛苦心情,随着时间流过,一切,都慢慢恢复往日平静祥和。

大街上,来往商贩推车赶马,两旁道路招晃摇摆,酒楼前,小二儿扬着笑脸招呼客人,拎着各色瓜果零食的孩童轻巧机灵的四处游走,脆声声甜滋滋的大声叫卖。

码头旁,数条货船栓在铁墩子上,讪板放下,光着上身的行脚汉子‘嘿咻嘿咻’扛着等身重的大包,浑身蒸腾起热气,汗出的水泼一般。

知阳光映着一照,泛出油光呈亮。

“全忆哥,怎么近来没见着嫂子?”码头旁,蹲在一处卖馒头的摊位前,李剩一手馒头,一手咸菜,就着从摊主那儿要来的热水,边嚼边问。

蹲在他身边叫全哥的就‘嘿嘿’笑,“剩子,你不知道吗?最近咱们旺城那位新来姚大人下了令,说招婆娘给当兵的做衣裳做鞋,一件给二十铜板的手工钱儿,这不,我那婆娘就去了吗?”

“反正是给汉子做衣裳,又不是描金绣花的,眼巴前儿的手艺,当给家里填个进项呗。”

“哦?那来娣也去了?”李剩挺感兴趣的模样,“她们母女俩都走了,望娣谁看啊?”

“来娣没去,姚大人在城里开了个学堂,收十岁以下的娃娃,不拘男女都行,还不要学钱儿,自个儿带着饭食就成,你知道我那婆娘的性子,她娘家弟弟是童生,最看得眼那读书识字儿的人,好不容易有这机会,她就把来娣给送学了,望娣也跟着。”

“一个小丫头家家的,学什么识字儿,我就觉得没用。”全哥咧咧嘴,挺不满的样子,“那婆娘偏偏硬的很,非说她自己挣银子自己供,让我少管,我就跟她犟了两句,她这……那通披头盖脸的!!”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比南方人小巧玲珑,温婉柔和,北方人一惯人高马大,性格彪悍。一言不合上手就掐的情况太普通了。

所谓:能动手就尽量不吵吵!!

尤其是充州男人,因临近加庸关,时不时要打土匪,战胡人,脾气更加凶残,似南方行商带过来的柔弱女眷们,等闲瞧见他们都不敢抬头,心中无限同情这些男人的媳妇儿们。

不知在家中过的是何等地狱日子,这些男人,铁塔般的身子,脑袋大的拳头,但凡打在身上,不得一下就去半条命啊!!

然,她们不知道的是,跟她们一样。北方男人的心里同样充满了委屈和恐惧:是啊,充州民风彪悍,都是那一言不合抬手就打的人……所以,这帮人以为他们的媳妇儿是什么啊??

不都是充州人吗??

她们以为,就她们怕吗?

开玩笑啊?充州敢打媳妇的男人,基本上都绝种啦!!

因为根本不会有女人嫁给他们!!

像全哥这样的男人,七尺高昂铁塔样的汉子,能在码头扛包过活,那是何等的壮力?还不是让媳妇儿打的一个来一个来,说一不敢叫二吗?三十来岁的人了,家里两个闺女,一个来娣,一个望娣,可见是多想要儿子,然,哪怕如此,媳妇儿说一句要送闺女去学堂,除了跟李剩抱怨抱怨,他敢说什么?

昨儿夜时提了一句,现在后背上还火辣辣的疼呢!!

个贼婆娘,下手真黑啊!!他是亲汉子,又不是那野生的,咋能拿大勺扣他!!!

“你啊,真是没用,怕媳妇儿!!囊货!!女人不打不老实,锤几顿就消停了!!”李剩‘切’了声。

全哥就冷笑,斜眼看他。

说的挺威风,好像你不怕媳妇儿似的,“剩子,你今天这话,我日后看见弟妹告诉她一声儿啊!”他不怀意的道。

李剩:就吹吹牛逼败败火,是兄弟的用不用这样!!

“咳咳,开玩笑,开玩笑的,别当真呐!!”一口热水灌进嗓子,他把肺都要咳出来了,一把拽住全哥的领子,他咂巴了两下嘴,“可惜了,你弟妹在娘家没学过针线,缝个裤腿子能给接腚上,要不然,一件二十大钱,到赚得过。”

“没事,弟妹不会针线,让你弟弟柱子下海捞鲜物儿啊,不像旁个地方就收个鱼啊,虾啊的,姚大人啥都要,什么大贝,砚子,河蚌,海菜的,够了规格,人家都收,价格还不低哩。”

“柱子水里功夫好,游鱼儿似的,让他到西南门姚大人开的辅子领个单子,照着人家要的东西捞,一天不少挣呢!”全哥兴奋的道:“说来,要不是我家全是小姑娘,我都想让来娣她们下海啦。”

“哎哟,不是,姚大人要这些个零碎东西干啥啊?怪腥的,还不顶物儿吃。”李剩觉得挺奇怪。

什么砚子河蚌的,除了不懂事儿的娃娃谁吃那东西?不够一口的。

“不晓得,许是姚大人手下人太多,养活着费事吧。”全哥瞎猜着,一脸神秘的道:“剩子,你知道姚大人手底下现在有多少人吗?足足三万,当兵的就两万出头,我的天爷,那得吃多少东西,穿多少衣?咱这旺城驻着这些大兵,可不怕人打来了,管什么胡人反贼,在没有怕的。”

“姚大人多厉害啊,耍得起一百多斤的大刀,茶馆里说书的先生都说了,人家是天神下凡,不是俗人呢!!”

“我知道,我知道,泽州那个特别厉害的匪首,叫啥段义的,就是让姚大人给砍头的,说切成好几段了呢!!”李剩赶紧说,复又疑惑,“说起来咱们旺城壮丁就那些啊,姚大人哪里招来这许多兵?难道是抓壮丁了?我咋没听说呢?”

“不是,那些人都是泽州流窜的反贼,让咱们姚大人派兵抓了。”全哥道:“泽州那边不乱了那些日子吗?朝廷派的兵把匪首给打了,剩下不少跑到各地的,咱姚大人心善,关心老百姓,就派了大兵们帮着平乱,我前儿还看见回城的兵队,捆了好些人呢。”

---

“哟,我昨儿给你弟妹过生日,在厨房里忙……咳咳咳,都不知道呢。”李剩尴尬的咳嗽。

全哥没戳破,就‘嘿嘿’笑着看他。

两人蹲树下,边吃边聊,没一会儿几个馒头下肚,码头管事高喊,“开工啦!!”便急匆匆站起身,几步奔到码头,扛起大包货物。

忙忙碌碌干了一会儿,李剩站定喘了口气,就见码头边儿有道姜黄色身影一晃而过,连忙喊住她,“五娘,昨儿你姐过生日,你咋没来呢?家里剩下了好些大菜,你晚上带着老娘和小弟过来吧!!”

那被唤做‘五娘’的姑娘就回头,脸上露出个勉强的笑,“姐夫,我娘昨晚受了风,身子不大舒坦,正家里歪着呢,不好起身。你跟我姐说说,我们就不去了。”

“啊!?有这事儿?老娘咋样啦?请了大夫没有?严不严重啊?”李剩连忙追问。

“没,没啥,就是让歇着。”郭五娘强撑笑脸。

“哎呀,这大岁数了,咋不小心点还念凉呢。那啥,我跟你姐晚上去看看。”李剩没看出小姨子脸色不对,憨厚的道。

“不,不用了,姐夫,你们怪忙的,就别过来了!!”郭五娘连声推辞,没等李剩回答,转身就跑了。

“这孩子,咋急燥燥的,话都没说清。”李剩看着她背影,连追两步没追上,就啧啧两声,正好身后管事喊他干活,就没多想,返身扛包去了。

郭五娘脚下生风,一路奔出了旺城往西去,急走了五,六里地,足过了一个多时辰,她大口喘着气,额上细细密密的汗水顺着脸颊流下。

“呼,呼,呼呼~~”拖着酸疼的腿,她拐过弯儿,迎面便是波澜壮阔的大海,金黄的细沙,辅满碎石子的海滩,扑鼻而来的,是大海特有的咸腥味儿。

‘哗,哗~~’洁白的浪花拍海着海岸,扬起一片片水波,郭五娘脚步不停,转弯至海滩边山坡,那里有一处约莫只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

名为小渔村。

故名思意,就是打鱼过活的人家。

神色匆匆,她直跑到村子最里头才算住了脚。

抹了把额角热汗,她抬头望着眼前破烂,四面漏风的茅草屋,耳听里头老娘‘咳咳’压抑不住,从喉缝儿里泄出的咳嗽声,心里头直发紧。

狠狠抽了抽鼻子,“娘,我回来哩。”她强打精神喊了一声,迈步进屋。